7月31日,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主席萨尔瓦多·伊利亚见证下,巴塞罗那港务局主席何塞·阿尔贝托·卡博内尔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副总裁柳长满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巴塞罗那港、加区政府及上海港负责人举行的联合会议期间举行。
巴塞港务局主席卡博内尔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副总裁柳长满在上海共同签署协议,加区主席伊利亚见证签约仪式。
加区政府、巴塞港务局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代表
该协议旨在加强两港间现有联系,并在海运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脱碳领域共享知识与经验。
绿色数字走廊
加区政府与巴塞港务局代表团参访上海港
作为协议的核心内容,两港承诺共建一条连接上海港与巴塞罗那港的绿色数字航运走廊。双方将确保该航线由绿色能源驱动的船舶运营,并在两大港口发展提供此类燃料所需的运力与规范,从而提供远东与地中海之间零碳排放的海运服务。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主席伊利亚表示,此次签署的协议“延续了两港业已稳固的重要关系,并将合作重心聚焦于携手共建上海与巴塞罗那之间的绿色数字走廊”。该走廊的目标是实现“海运脱碳”,确保“货物从起点到最终目的地的全程零排放”。伊利亚主席指出,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将分阶段实施,初期将依托在沪巴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的汽车企业奇瑞(Chery)展开合作。
此次合作旨在巩固巴塞罗那港与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之间的关系。上海港在自动化与环保发展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双方将共同推广巴塞罗那与上海之间的港口及海运服务,在数字化与脱碳领域合作开发智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分享经验与最佳实践,并开展联合培训项目,合作范围亦涵盖管理与安全等领域。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港关系迈上新台阶。去年,双方已同意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探索合作机遇。一年后,这一承诺通过本协议得以具体落实,明确了目标与行动路径,并制定了应对海运脱碳等挑战的具体举措。
邮轮领域合作
该协议还涵盖了两港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其他具体合作领域,例如邮轮业。双方将在该领域建立战略合作,此举恰逢中国邮轮市场复苏之际。双方还同意成立双边工作组,以确定优先事项与具体项目,并为每项合作倡议制定专项协议。
紧密的贸易纽带
巴塞罗那港务局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签署的协议,根植于该港口与中国之间紧密的贸易关系。中国是巴塞罗那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其进口货物中近半数(50%)来自中国,主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和消费品。同时,亚洲国家的港口也吸纳了巴塞罗那港约10%的出口量,包括农产品、葡萄酒、药品和汽车零部件等。
中国企业在巴塞罗那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五十多年前,中国航运公司中远海运(Cosco)便在该港完成了首次停靠。然而,最大规模的投资来自和记港口集团(Hutchison Port Holdings),它是巴塞罗那港两大集装箱码头之一、欧洲首个半自动化码头——巴塞罗那欧洲南码头(BEST)的控股股东。
近年来,凭借其优越的连通性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巴塞罗那港已确立其作为中国汽车进入欧洲门户的地位,成为面向欧洲市场的分销枢纽。
| 来源:巴塞罗那港务局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4-03 来源: China PSC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