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moi在中国江苏扩产,全面迎接风力推进技术订单激增
全球领先的风力推进技术企业Anemoi Marine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Anemoi”)近日宣布,其位于中国江苏靖江的大型旋筒风帆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显著提升了Anemoi在中国的制造能力,还为全球航运业提供了更高效的绿色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航运业向零排放转型。
Anemoi的风力推进技术及其全球市场前景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自成立以来,Anemoi一直致力于风力辅助推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旋筒风帆(Rotor Sail)系统。该项技术,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船舶的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旋筒风帆基于德国发明家安东·弗莱特纳(Anton Flettner)于20世纪初提出的设计原理,通过旋转的风帆利用“边界层气流”原理产生升力,推动船舶前行。
Afros轮资料图,图片来源:Blue Planet Shipping
Anemoi的旋筒风帆技术自2018年首次在希腊船东Blue Planet Shipping的63,223载重吨散货船“Afros”上安装以来,逐步在多个船舶项目中得到应用。2023年,Anemoi在Tufton投资公司旗下的82,048载重吨散货船“TR Lady”上安装了三套旋筒风帆,标志着公司技术的成熟与市场接受度的提升。
Anemoi首席执行官Clare Urmst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船东在考虑如何应对IMO的绿色排放标准。随着IMO温室气体排放规则的即将实施,风力推进技术将成为未来船舶的重要能源解决方案。”
江苏靖江生产基地:全球风力推进技术制造中心
Anemoi的新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靖江市的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大明重工制造园区内,拥有良好的港口物流条件。这一基地的建成不仅让Anemoi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还确保了其产品的快速交付和高效安装。
该基地设有专用驳船装卸区,能够实现原材料的高效进口、成品的及时出口,以及设备交付的无缝衔接。生产基地拥有14个测试平台,所有风帆产品都会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全速运行测试、动平衡调整及系统调试,确保其在船舶实际运行中达到最佳性能。
“这是一个实现全流程整合的生产中心。从钢材制造、精密组装到严格的质量管控和测试,所有环节都在同一个场地内完成。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提供更快的交付周期、更稳定的质量标准,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生产流程。”Urmston解释道。
该基地首年产能可达250套旋筒风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Anemoi还计划扩大生产规模。Urmston透露,基地不仅有足够的空间来支持扩产,还能灵活调配库存,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全球订单的增长。
本土合作与技术创新
Anemoi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其创新的风力推进技术,还得益于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Anemoi与中国中车戚墅堰所的战略合作尤为突出。自2020年起,双方在材料学、关键工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装备智造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并共同设计建造了此次投产的旋筒风帆制造基地。
这一合作不仅加速了风力推进技术的研发进程,还确保了风帆产品的高质量制造。通过与中车戚墅堰所的合作,Anemoi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对每一套风帆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调试,最大限度地减少安装和使用中的风险。
此外,Anemoi还与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展开合作,采用其专利的纤维缠绕成型工艺生产复合材料旋筒外壳。这项技术能够确保每件产品具有卓越的强度、耐久性和一致性,适应航运行业对高强度作业的需求。
“自2020年与Anemoi建立合作以来,我们通过规模化生产高品质的复合材料旋筒,为航运业的脱碳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复连众市场总监徐秀明表示。
未来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
随着国际航运行业加速向零排放转型,风力推进技术的需求预计将快速增长。Anemoi已经与多个船东和船厂展开合作,确保它们在新造船项目中充分考虑风力推进技术的应用。同时,Anemoi也积极与船舶设计公司和船舶设计单位合作,推动他们在未来船舶设计中集成风力推进系统,无论船舶使用何种燃料。
“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船舶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风力推进,而不是等到航运排放法规出台后再匆忙决策。”Urmston补充道。
Anemoi还计划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进一步优化风力推进系统的性能,并不断降低技术成本。随着规模效应的出现,风力推进技术的成本将逐步下降,这为船东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激励。
Anemoi的江苏靖江生产基地的启用,是全球风力推进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该基地不仅提升了Anemoi在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也为航运业的脱碳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随着IMO绿色排放规定的落地,Anemoi将迎来更多的风力推进订单,并继续引领航运业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4-03 来源: China PSC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