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lphaliner发布的数据显示,法国集装箱航运巨头达飞轮船(CMA CGM)上周正式突破400万标准箱(TEU)的运力大关,稳居全球第三大集装箱班轮公司,仅次于地中海航运(MSC, 670万TEU)和马士基(Maersk, 460万TEU)。
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达飞在过去十余年间的迅猛扩张。自2009年6月首次达到100万TEU以来,达飞仅用了七年在2016年翻番至200万TEU,随后于2021年突破300万TEU,而此次迈上400万TEU台阶,仅相隔不到四年。
据Alphaliner,达飞在二手船交易市场活跃程度仅次于全球第一的地中海航运(MSC)。近期,达飞从希腊船东手中抢购了两艘支线集装箱船。这表明达飞坚定不移扩大运力的决心以及船东对支线船市场未来增长的信心,同时再次显示出希腊船东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以及其强大的高位套现能力。
达飞稳步扩张支线运力版图
据市场消息披露,达飞从两家希腊知名船东手中购入了两艘支线集装箱船,分别为:
●“Spring C”号:3461TEU,建于2007年,由Cosmoship Management持有。据称达飞以约2800万美元购入,成交时间为今年4月,船舶已投入CMA CGM在黑海–西地中海航线运营;
●“Orea”号:2194TEU,建于2015年,由Eastmed出售,成交价格约3300万美元,现已更名为“ANL Rotorua”,部署于达飞旗下ANL在南太平洋区域的网络。
这一轮集中采购表明,达飞不仅在主干航线维持全球三强地位,也在有意识加码区域市场与支线网络。事实上,信德海事在今年已通过多篇文章阐述了,受船队供给结构失衡、区域贸易回升等因素影响,支线船市场火爆。详见往期:
精准出手,希腊船东高位套现
在这轮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达飞的积极买入,还有希腊船东的果断出售与盈利兑现。
例如,Cosmoship于2023年初以1700万美元购入“Spring C”号,持有时间仅一年多,如今以2800万美元售出,浮盈超六成;该船2024年初估值仅为1310万美元,显示出希腊船东在市场触底时捡漏、高点时套现的典型策略。
此外,Cosmoship旗下的另一艘船也被传售予中国买家。该船为Delphinus C(原名NYK Delphinus,建于2007年,4888TEU),据称成交价为3050万美元。如若属实,该价格可能包括其与日本运营商ONE签订的、至2027年初每日3万美元的租约剩余价值。这艘传统巴拿马型船是Cosmoship现有20艘船队中最大的集装箱船。(延伸阅读:这艘船,买入使用8年后再卖出,含泪净赚1.8亿!)
希腊船东Thanassis Martinos创建的东地中海航运(Eastmed)出售“Orea”号同样实现可观收益,在市场热度及区域船型紧缺背景下快速成交。两家希腊公司以灵活、审慎、周期驱动的资产管理能力再次印证了其在全球航运中的老练地位。
Eastmed的 Thanassis Martinos
达飞的全球扩张
作为萨阿德家族(Saadé family)掌控的私营航运集团,达飞在行业周期中始终采取激进扩张策略。在疫情高峰期达飞曾一度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航运公司之一,随后也将大量利润投入于造船、收购、港口投资与航空物流拓展等多元化布局。
目前,达飞旗下还运营着CEVA Logistics与CMA CGM Air Cargo等业务板块,积极推动“海陆空一体化”的全球物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