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5 日,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发布第 03 号通函,针对新加坡注册船舶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及电子航海出版物(ENP)的使用,援引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修订的《ECDIS 良好实践指南》(MSC.1/Circ.1503/Rev.2),从培训、操作规范、港口国检查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旨在强化航行安全与合规管理。
以下是核心要点解读:
ECDIS 两类培训
通函明确要求船舶驾驶员需完成双重培训,以确保 ECDIS 的安全高效使用:
1.通用培训驾驶员必须参加符合 2010 年《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要求的通用 ECDIS 培训,内容涵盖 ECDIS 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风险识别与应对等核心能力。培训需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或设施提供,确保学员掌握 IMO 规定的强制性 competency 要求。
2.设备熟悉培训针对船上具体安装的 ECDIS 型号,驾驶员需接受专项熟悉培训,内容包括该型号设备的功能操作、传感器集成、应急处理等。培训需遵循结构化流程,由专人授课并记录在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传递式” 非正式培训(如船员间自行教学)不被接受。若通用培训已涵盖特定型号 ECDIS 的操作(如 ashore 培训),可同时满足两类培训要求,但需在培训证书中明确注明。
电子航海出版物(ENP)管理
ENP 作为纸质海图的电子替代方案,其使用需满足严格规范:
1.基本要求与例外根据 SOLAS 公约,ENP 可替代纸质海图,但需确保应急纸质出版物(如《国际信号规则》《IAMSAR 手册第三卷》)随时可用。ENP 必须由政府授权的水文机构(如英国水文局)或政府间组织(如 IMO、ITU)发布,保证数据权威性。
2.维护与备份机制
●实时更新:ENP 需保持最新版本,配备及时更新手段(如电子航海通告);
●独立备份:需建立独立备份系统,确保主电源和应急电源均能支持 ENP 访问,且备份数据可从驾驶台无限制调用;
●专用设备:使用专用计算机运行 ENP,确保供电稳定,避免与其他系统冲突。
港口国检查(PSC)重点
港口国控制官员将聚焦以下方面,评估 ECDIS 与 ENP 的合规性:
1.证书与资质核查 ECDIS/ENP 的认证文件,如设备类型批准证书(TAC)、符合声明(DOC),确认其符合 IMO 性能标准(如 MSC.530 (106))。
2.海图与软件版本检查电子海图(ENC/RNC)是否为最新版,软件是否支持 IHO 最新标准(如 ENP 未更新可能导致 PSSA、ASL 等关键区域显示异常)。
3.备份系统有效性确认备份安排符合 SOLAS 要求,包括备用设备的独立性、数据同步性及应急电源兼容性。
4.操作程序与记录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中需包含 ECDIS/ENP 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同时,需提供驾驶员培训记录(如培训证书、熟悉证明)。
5.传感器集成与数据一致性验证 ECDIS 与航向、速度、转向速率等传感器的输入一致性,确保导航数据准确显示。
6.操作能力演示要求驾驶员现场演示 ECDIS 操作,如航线规划、警报设置、备份系统切换等,评估其实际操作 competency。
船东与管理公司义务
船东与管理公司需承担以下义务,确保船舶符合 MPA 及 IMO 要求:
1.培训合规性依据 STCW 公约 I/14 条及 ISM 规则,确保船员接受充分培训,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引发风险。培训记录需存档备查,港口国检查时需提供。
2.通函传达与执行将本通函内容及时传达至船长、驾驶员及相关人员,确保其了解最新要求。同时,监督 ECDIS 软件维护,定期核查制造商提供的更新文档(如 TAC、LOA),避免因软件过时导致功能缺陷。
3.与制造商协作与 ECDIS 制造商保持沟通,及时获取软件升级信息,参与厂商提供的培训资源(如 e-learning、岸上培训中心课程),提升船员对新型设备的熟悉度。
新旧通函变化
本通函取代 2015 年第 25 号通函,以 IMO 最新指南为基准,强化了 ECDIS 培训的实操性与 ENP 管理的技术性。对航运公司而言,需重点关注以下变化:
●培训体系升级:摒弃非正式培训模式,建立结构化的专项培训流程;
●技术合规成本:需投入资源确保 ENP 备份系统与软件更新符合 IHO 标准;
●检查应对准备:提前梳理证书文件、更新记录及操作记录,避免 PSC 滞留风险。
03-16 来源:石珣 中国船检
05-16 来源:陈维工作室 浦东海事
10-0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8-26 来源:柴悝旎 中远保险经纪
09-08 来源:Capt.Jin 我的航海世界
07-15 来源:青岛海事
03-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01-11 来源:航运运价交易SSEFC
01-04 来源:青岛海事
12-03 来源:蓝鲸安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