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支线集装箱船独立船东Contships近日宣布,因新造价格“被明显抬高”,公司已暂停此前拟订造最多20艘支线箱船的计划,该系列船舶曾预期总价超5亿美元。
Contships公司创始人Nikolas Pateras表示,当前船厂要价过高,一些船东正在承担巨大风险,“我们已经告诉所有船厂,他们可以再考虑一下,然后再回来。”
据称,近几周Contships向多家船厂征询1,300TEU支线箱船(2028–2029年交付)的造船报价。该批船被定位为对现有1,100TEU船型的升级版,采用Tier III主机并配备大功率发电机,以满足至少500个冷藏箱的用电需求,通常被称为“Contship-max”设计。
然而,Pateras称:“我们拿到的所有报价都在每艘3,000万美元以上。在我们看来,20艘新船的单船投资不应超过2,500万美元。既然与船厂报价差距过大,我们决定继续经营现有支线船队,并暂缓新造。”
他补充说,过去5–7年,该类型船舶的新造船价格累计上涨了约1,100万美元;而更大的1,900TEU船,部分希腊船东近期拿到的新造船价格也不过在3,100万美元左右。
| “不急于抢档期”:伺机收购二手船
Nikolas Pateras表示,Contships目前拥有约40艘船,不着急抢新造船档期。
“2027-2028年将有几千艘新船集中交付,市场大概率走软,届时我们或能在转手船舶买卖(resales)上拿到更好的交易。”
近期,Contships也在出售部分老龄船舶。据报道,MSC近期从Contships公司收购了1,022 TEU的“Contship Key”轮(建于2007年),交易价格接近1,000万美元。而Contships于2020年购入该船时仅花费265万美元,盈利颇丰。
而今年上半年,Contships收购的几艘二手船,全部带有租约,这显著降低了其财务风险:1992TEU的AS Alexandria和AS Anita(均建于2010年)、1338TEU的AS Filippa(2008年建造)以及1296TEU的AS Fabrizia 和 AS Floriana(均于2008年建造)。这些船打包出售的租船合同租金从11000美元/天到23650美元/天不等。
在他看来,花费3000多万美元新造一艘两年后交付的新船则有无法收支平衡的风险。
| 支线船市场产业格局变化:大型班轮公司话语权加强
Nikolas Pateras警告,集装箱班轮公司(如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等)对全球支线船船队的控制比例显著上升。
“2015年我创立Contships时,班轮公司控制约45%运力,而现在比例接近65%。他们基本上就是未来条款和运价的决定者。”
他指出,部分班轮企业正深入较大尺寸支线船市场,因其“可将自有船舶直接投放到自家航线”,而独立(非营运)船东并无这种“舒适感”。他提醒部分积极下单的同行,“可能会重演2009–2015年德国船东因供给过剩所遭遇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Contships的崛起正是靠着收购整合德国船东的资产。该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收购的65艘船中有60艘来自德国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