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造船再获德翔海运2+2艘2900TEU集装箱船订单
支线箱船市场景气延续,福建船政巩固领先优势

11月19日,福建船政旗下马尾造船与德翔海运成功签署了2+2艘2900TEU集装箱船新造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本笔新订单,进一步深化了双方自2021年以来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实际上,早在福建船政创办155周年之际,德翔海运便批量订造了8艘1100TEU和6艘2900TEU集装箱船,成为马尾造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箱船项目。
首批14艘船舶于2024年1月16日全部交付,双方凭借紧密协作和稳定表现建立了高度的互信基础。本次订单的再次落地,正是对首期合作成果的延续,也体现了德翔海运对马尾造船建造能力与交付质量的充分认可。

船型升级:2900TEU吉大港型宽体设计优化性能
本次签约的2900TEU船型采用“吉大港型”(Chittagongmax)宽体设计,适应南亚、中东及东南亚等区域港口的吃水及靠泊限制。船舶全长185.99米、船宽35.20米、型深17.20米、满载吃水11米,载重吨约36,380吨。为提升航行效率,船型采用S-Bow低波浪增阻线型,有效降低阻力、改善不同吃水条件下的航行表现,实现速度、油耗与环保性能的综合平衡。
作为区域班轮市场主力船型,该设计在能效、经济性与运营灵活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德翔在快速变化的区域贸易网络中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关键支撑。
德翔海运强化自有运力战略,多地同步扩张新船订单
德翔海运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第20大班轮公司,当前运营约40艘船舶,主要部署于亚洲区域航线。

近年来,公司持续强化自有船队占比,通过多船厂、多船型策略积极扩张运力。本次在马尾造船的2+2艘订单之外,德翔海运今年还在黄埔文冲订造4艘5300TEU甲醇预留船,并将两艘4300TEU升级至5300TEU,预计2028年交付。
此外,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亦有3艘14,000TEU与3艘7,092TEU的订单,计划2026—2027年陆续交付。德翔海运管理层表示,新建船队将增强公司在亚太及主要贸易区域的布局能力,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有力支持。
马尾造船支线箱船优势凸显,多家国际船东集中锁定产能
支线集装箱船一直是福建船政的标志性产品,迄今已交付上百艘,凭借稳定质量、成熟设计与可靠交付能力而广受市场认可。除德翔海运外,新加坡的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及奥斯陆上市公司MPC Container Ships等国际船东也被市场消息指向正在马尾造船洽谈新订单。
本次马尾再次承接2+2艘新造合同,反映出其在区域班轮市场需求稳健、造船产能紧俏的背景下,继续保持着强劲竞争力。福建船政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船型优化、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客户满意度。

区域班轮市场需求稳健,支线船型持续受益
从行业趋势看,地缘变化、干线网络调整以及区域贸易增长,均推动2,000—6,000TEU级支线箱船持续走俏。作为连接亚洲区域港口的重要运力,本级船需求稳定且技术迭代快速,成为船东扩张与更新船队的重点。本次德翔海运再度回到马尾下单,体现出区域内班轮公司对自有船队能力的重视,也显示出绿色高效箱船仍是未来市场的确定性投资方向。随着更多地区港口设施升级与贸易活动恢复,支线船市场预计将持续保持较强活力。
通过此次2+2艘订单的成功签署,马尾造船巩固了在支线集装箱船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德翔海运在亚洲区域航运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新动力。在全球供应链持续变化、区域内需求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双方携手合作不仅延续了互信与共赢,也为支线船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行业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