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希腊船东杀入集装箱船东市场
在全球支线型集装箱船新造船热潮愈演愈烈之际,又一位希腊船东加入了这一“投资风口”。总部位于比雷埃夫斯的希腊干散货船东 W Marine 正计划首度进军集装箱船市场,并已与中国黄海造船厂签署意向协议(LOI),拟建造最多四艘1,800 TEU级别的支线型集装箱船。
该消息已由W Marine董事总经理 Nikos Triantafyllakis 向《TradeWinds》确认。他表示,公司此次计划包括两艘确定订单与两艘选择权船舶,全部为常规燃料、无自备吊的设计,新船交付时间预计为2028年。
W Marine:由干散货跨足箱船的战略转型
W Marine由Yiannis Sarantitis创立,现已在希腊干散货航运界深耕多年,旗下拥有18艘巴拿马型与后巴拿马型干散货船,目前正积极拓展船队结构。公司董事总经理Nikos Triantafyllakis近日向《TradeWinds》确认,已与黄海造船签署2+2艘1800TEU集装箱船的建造意向协议,目标在2028年交付。
订造这批采用传统燃料、无吊装设备的支线型集装箱船,将标志着W Marine首次进军集装箱航运领域。Triantafyllakis指出,当前全球集装箱船队老龄化严重,预计2028年前后将出现大量淘汰船舶,同时IMO等环保法规也将加速旧船退役,为新造船创造庞大市场空间。他强调:“这是船队更新与转型的关键时机。”
此次支线箱船项目被视为其转型战略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我们船队多元化的重要一步,也是引入最新船舶技术、提升资产质量的理想选择。”Triantafyllakis补充说。
W Marine预计,这批未来的集装箱船将服务于全球租家网络,运力可部署于全球任何市场,不会局限在某一区域。“这样我们既能参与原材料运输,也能进入消费品物流链。”他说。
Minerva Marine:两年前精准布局,如今全面开花
在W Marine跃跃欲试之际,另一家希腊巨头——Minerva Marine的集装箱船战略已进入收获期。由Andreas Martinos掌舵的Minerva Marine,过去两年间先后购入了7艘中国造的1800–2400TEU二手箱船,并于近日传出在扬子江与黄海船厂下单最多8艘同类型新船,单船造价约为3000–3300万美元,交付时间锁定2027–2028年。
值得一提的是,Minerva购入的7艘箱船中全部出自扬子江集团及黄海造船,包括“Little Emma”“Little Athina”等船。此次再度回到同一家船厂下单,不仅展现其战略稳定性,也反映出对中国造船质量与合作关系的高度信任。
目前,这些船舶多数已租给Hapag-Lloyd、CMA CGM、RCL等一线班轮公司,形成稳定租金收益。据估算,Minerva在集装箱船领域的累计投资已超2.2亿美元。
Athenian Sea Carriers:化学品船东也紧急转向
此外,如信德海事网近日报道《风向突变!油化船东突然决定进军集装箱船市场》,传统化学品与VLCC船东Athenian Sea Carriers,也正酝酿进入箱船市场。据市场消息,公司正与京鲁中柏及广州中远海运重工洽谈订造最多四艘3000TEU集装箱船,可能获得CMA CGM提供的为期三年的租约,租金高达25000美元/天。
尽管Athenian CEO Jens Martin Jensen对外保持谨慎,并未确认相关传闻,但如果落实,这将是该公司首次涉足集装箱航运。值得注意的是,Athenian自2023年以来已出售旗下VLCC船只,集中资源扩展化学品船队,并在武汉下单10艘18500吨新船,此番再涉足集装箱领域,显示其多元化布局战略正在快速推进。
支线船热潮背后的深层逻辑
希腊船东集中转向支线型集装箱船市场,背后反映出以下几点深层驱动:
1.船队老化压力剧增:全球1000–3000TEU船型普遍船龄在15年以上,环保法规和燃料标准升级下,大量旧船将在数年内退出市场。
2.区域化贸易推动需求:随着全球贸易格局趋于区域化,小港口对灵活、高频率的支线船服务需求大增。
3.大型船产能释放:过去几年,船厂产能主要被超大型箱船锁定,当前大船交付期趋缓,产能释放使支线船订单得以迅速落实。
4.租金收益高企:据MB Shipbrokers数据,1600–1800TEU船型日租金达23,412美元,同比上涨近60%,租期也趋长,吸引资本集中布局。
5.金融资本与租家双轮驱动:部分船东获得租家背书下单,有稳定租金保障,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希腊船东开启“支线新战场”
W Marine是继Minerva Marine、Capital Maritime、Chartworld、Latsco Shipping、Athenian Sea Carriers、Chios Navigation之后,又一家杀入支线集装箱船市场的希腊船东。在租金坚挺、船队老化、绿色法规驱动与船厂产能释放的多重因素下,希腊传统油轮、散货、化学品船东正竞相布局支线型集装箱船领域,形成一股“向小而精船型转型”的产业趋势。正如Triantafyllakis所言:“支线船将帮助我们同时参与原材料与消费品的运输,是自然的战略演进。”
在这一轮市场窗口期内,这批熟谙周期运作的希腊船东,再次展现出其对航运市场的精准判断与出手果断,也预示着全球支线箱船板块将在未来数年持续迎来资本涌入与产能更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