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航运巨头达飞集团(CMA CGM)近日表示,有意参与李嘉诚所属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旗下部分港口资产的出售交易。
今年3月,长江和记宣布与一个由美国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达成初步协议,拟出售其估值达228亿美元的全球港口业务的大部分股权,该财团成员还包括意大利亿万富翁贾卢吉·阿庞特(Gianluigi Aponte)家族掌控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但据最新消息,该项交易的排他性谈判已于上周日(7月28日)到期,谈判未能最终落实。
7月29日周一,达飞集团(CMA CGM)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期间,该公司首席财务官拉蒙·费尔南德斯(Ramon Fernandez)表示:“这项交易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极具重要性,对我们这样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如此。我们目前在全球已运营65个码头,因此我们非常密切地关注这一行动,并且自然有兴趣参与。”
而就在同一天(7月29日),长江和记实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仍将继续与财团成员保持讨论,并正考虑引入一位中国内地主要战略投资者加入交易,以推动交易获得所需的监管批准。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航运巨头中远海运集团(COSCO)可能正积极寻求加入该财团。
就在3月4日长江和记出售港口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爆了航运业乃至全球交易市场的激烈讨论,随之大众对李嘉诚家族的争议也未曾停止。
3月28日,负责反垄断监管的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态称,已注意到该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与公共利益。中国外交部也在多次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在数月的舆论发酵中,该笔交易一度被解读为中美之间博弈的焦点、中美对全球经济话语权的争夺。
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与法国政府关系密切的达飞集团似乎也嗅到了机会,希望以其法国身份充当中美博弈的缓和点。消息人士称,达飞集团早在数周前便已经开始游说工作,希望双方可以接受达飞作为双方妥协的交易对象,参与到长江和记港口资产的出售案中。
| 达飞能否分得一席之地?
达飞集团的掌门人鲁道夫·萨德(Rodolphe Saadé)与法国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关系密切,后者曾多次到访达飞位于法国马赛的总部。同样,在马克龙多次访华过程中,达飞集团也作为中法合作中的重要纽带,承接了多个外交合作项目。
比如最近一次2023年4月马克龙访华,达飞与中船集团签订建造了12艘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23000TEU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同时,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远海运、达飞轮船、上港集团签订《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这也为达飞后续采购上海电气在吉林洮南生产的每年5万吨绿色甲醇奠定了基础。
达飞作为与中远海运集运共建的“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的重要成员,在众多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中,似乎关系与中国更为密切。
如果达飞集团成功介入此次交易,同样将有可能获得长江和记遍布全球23个国家、共43个港口的部分控制权,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战略资源配置能力。这对“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整体也有一定正面作用。
就在7月29日周一,CMA CGM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当季收入保持稳定,为132亿美元,净利润为5.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61亿美元有所下降。面对下半年市场前景,CMA CGM仍持谨慎态度,称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是主要挑战。
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2025年前五个月,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同比增长逾4%,其中中国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尽管中国对美出口下降8%,但对东南亚、中东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增长18%、15%和11%,显示出全球贸易流向正呈现区域化重组趋势。
达飞首席财务官费尔南德斯还指出,尽管新近达成的欧盟–美国航运协议将对运营商带来一定适应性调整需求,但其影响范围仅覆盖全球集装箱贸易约2%,相较中美间更广泛的结构性变化,其直接影响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