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船舶将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即将诞生
2025年8月4日,央企重组再迎关键进展,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同步发布公告,披露吸收合并的具体安排。根据交易方案,中国船舶拟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此次交易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注册,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将被注销法人资格并申请主动终止上市。
根据公告安排,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股票将自2025年8月13日起同步停牌,用于办理异议股东的现金选择权或收购请求权相关事宜。中国重工股票将不再复牌,8月12日将成为其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告显示,中国船舶将新增发行30.53亿股股份用于换股,对应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为5.032元/股,换股比例确定为1:0.1339。对于不愿换股的中国重工股东,中国船舶提供了每股30.02元的收购请求权价格,较停牌前收盘价溢价13.39%。
这项重大资产重组最早始于2024年9月,并在2025年1月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5月获得上交所受理,7月通过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直至7月18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至此交易完成所有监管审批程序。业内普遍认为,此次交易是A股资本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重组项目,总交易金额高达1151.5亿元,也被视为全球船舶制造领域最大规模的企业合并案例。
合并完成后,中国船舶股份将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核心船厂资产,继承中国重工的全部业务、资产、人员、负债与合同,成为唯一存续公司。届时,公司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年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合计承接新船订单257艘、2862.41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约16.84%的份额,居全球首位。
本次吸并也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南船”与“北船”两大原集团的核心上市平台彻底整合。自2019年两大集团合并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来,旗下上市公司间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叠与同业竞争。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船舶集团曾承诺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整合,当前交易正是该承诺兑现的重要一步。
中国船舶目前整合了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和广船国际四大造修船企业,产品涵盖军用舰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液化气船、大型邮轮、海工辅助船等,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结构最完备的造船企业。而中国重工则是国内领先的舰船研发制造平台,业务横跨海洋防务、海洋运输、深海装备与舰船配套产业。其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均为国家级重点船厂,具备极强的军工研发能力与民船建造交付能力。
此次吸收合并不仅重塑了中国船舶在资本市场的主体结构,也将为全球船舶产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合并后的新中国船舶股份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上市企业,在资产规模、接单能力、交付能力、产品类型与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具备绝对优势,成为中国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又一“超级旗舰”。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还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剥离沪东中华中“不宜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待其满足注入条件后进一步优化资产证券化路径。沪东中华作为全球领先的LNG船建造商,当前由集团100%控股,一旦纳入上市平台,将进一步巩固新中国船舶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市场的主导地位。
从“南北船”分治到“神船合一”,此次合并的完成意味着中国船舶工业改革再进一步,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系统整合力与市场领导力的造船巨擘正扬帆启航。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