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以“绿色共享 智慧互联(Go Green Go Intelligent)”为主题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以下简称2025海丝论坛)在浙江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场为期4天(26日至29日)的国际盛会,吸引了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机构、企业,10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论坛的“1+2+N”系列活动,并围绕当前国际港航热点开展深度探讨,推动国际业务合作与标准对接,为全球港航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力量。
现场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成波。
问:宁波舟山港围绕“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目标,目前进度如何?已经完成了哪些关键指标?
陶成波: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并作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五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交出了“稳增长、保畅通、竞一流”的高分答卷。
2020年至2024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从11.72亿吨增长至13.77亿吨,年均增幅4.11%,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从2872万标准箱增长至3930万标准箱,年均增幅8.16%,稳居全球第三。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全球第11位跃升至第8位。
在“一流设施”建设方面,2024年10月,《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创下近年来全国主要港口“总规批复时间最快、空间布局体量最大、通过能力支撑最强”的纪录;一批关键性强港工程相继建成投产,世界级泊位群加快打造。
在“一流技术”方面,“2+1”智慧码头示范持续深化,梅山港区智慧化系统功能拓展,甬舟码头远控桥吊、无人集卡等装备协同作业能力持续提升,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实现自动化全覆盖。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穿山港区“风光储氢”项目基本建成,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4%,岸电覆盖率达100%,岸电使用量超2000万度。
在“一流管理”方面,2023年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是全国港口行业唯一入选单位。集团获中国质量奖,实现浙江企业和全国港口企业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成为首个通过ISO 37301和GB/T 35770合规双标准认证的省属企业。
在“一流服务”方面,航线总数已达307条,其中国际航线255条,连通性指数全球第二;2024年前四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356.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9%。海铁联运班列增至27条,内陆无水港达38个,海河联运航线40条,构建起高效多式联运网络。“四港联动”全面升级,云平台用户突破5.7万,平台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
此外,集团加快布局高端服务业,“拍船网”成为首个交易额破百亿元的国内船舶交易平台,融资租赁余额突破40亿元,海丝指数体系不断完善,数据量超20亿条,赋能港航高质量发展。
问:作为海丝港航国际合作论坛主要发起方之一,宁波舟山港如何借助这一平台优势,推动国际物流链、供应链的畅通稳定?
陶成波:
正如我在本届海丝论坛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开放合作始终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港口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要勇立潮头、拓展循环空间,打造双循环战略通道,也要深度激活资源、产业和区域的集聚效应,推动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
宁波舟山港坚持深化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全程物流+”体系。我们从物理层、数字层、生态层三个维度拓展国际物流网络:
●在物理层,强化公路、铁路、水路无缝衔接,完善“前置仓+海外仓”模式,构建覆盖广、响应快、服务优的国际供应链网络;
●在数字层,以“四港联动”云平台为核心,实现全球物流信息实时互通;
●在生态层,推动“硬联通”与“软联通”协同发力,推进物流体系从物理连接向价值创造升级。
本届海丝论坛,宁波舟山港邀请了六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发布了《海丝港航高层圆桌会议共同声明》《海丝友港合作愿景》等重要成果,签署了一批包括绿色航运走廊、绿色能源加注等合作协议。我们专门设置“陆海联动与全程物流”专题论坛,围绕智慧联运、港航协同、物流通达等话题深入探讨,助力全球物流服务能力提升。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将持续搭建好并运营好海丝论坛这一国际对话平台,秉持“开放包容、韧性协同、价值共享”精神,为全球港航发展注入合作力量,助力国际物流链、供应链持续畅通和稳定。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