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24)》首次发布
5月26日,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宁波开幕。会上,由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24)》首次发布。报告从联运规模与运输结构、枢纽布局与通道网络、组织模式与服务衔接、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政策与市场等多维度,全面反映2024年度中国多式联运发展状况,记录了行业发展轨迹,盘点了行业发展重大事项,展示了行业发展成就。
中国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25-5-21.pdf(点击下载)
《报告》分析指出,多式联运量质齐升,有力支撑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4年,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同比增长15.6%。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6.5%。公铁联运、空陆联运、江(河)海联运成为新的增长极。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全面落地,多式联运重点联系企业通过“一单制”完成的箱量占集装箱多式联运量的比例约8%,有效推动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
枢纽功能持续优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多式联运+产业融合发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累计支持37个枢纽城市(群),直接服务150多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和70多个产业集群。铁水联运枢纽、公铁联运枢纽等专业化枢纽功能不断完善,49.0% 的物流园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建有铁路物流基地(货场)、港口码头或机场等货运枢纽。
联运网络更加健全,更好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2024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万列,中亚班列开行1.2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首破万,国际班轮+国际班列、集装箱直航+跨境公路等联运网络不断完善,12个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加快培育,内外联通、陆海联动的国内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格局基本建立,有力支撑我国粮食、煤炭、天然气等重点物资,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运输。
联运技术智慧升级,实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全覆盖。2024年,多式联运数据互联互通步伐加快,“数据要素X”加速落地,浙江“四港”联动赋能多式联运发展智慧升级。我国自动化码头数量达到52座,其中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1座,无人码头、无人集卡快速应用显著提升港口智能转运水平和联运服务质效。
运输结构加快调整,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2024年,铁路货运量占比为9.1%,与2017年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占比为17.3%,与2017年相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全国沿海和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超过90%,新能源车船加快应用,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持续释放。
制度规则持续健全,支撑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2024年,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东北三省一区多式联运发展联盟等相继成立,《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GB/T 44430-2024)和《空陆联运货物交接区设施设备配置要求》(JT/T 1487-2024)发布,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多式联运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是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也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报告》指出要提升综合货运枢纽服务质效,采用“一港一策”推进铁水联运融合发展,深化多式联运模式创新,推动“一单制”“一箱制”提质扩面,持续加大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持续完善多式联运相关法规制度。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