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航运市场在“政策扰动、需求分化、运力重构”的叠加作用下演进。全球经济受美国关税政策、地缘冲突 ( 如红海局势 ) 拖累,陷入“弱增长、高波动”的新常态。集装箱贸易量增速放缓,但近洋航线 ( 如亚洲区域 ) 需求相对稳健,头部班轮公司垄断地位依旧,并持续通过订单扩张巩固地位。新造船市场方面,虽然船队运力增速放缓,且手持订单交付后增速或进一步下降,但新船订单大型化与绿色化趋势依然显著,LNG/甲醇/氨燃料动力船舶及近洋航线有望成为市场新动能。
关键词:集装箱船;航运市场;造船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呈现出复杂但整体趋稳的发展态势,与2024年的剧烈波动相比[1],今年市场在多重挑战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稳定性。2025年第一季度集装箱运价比2024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但较2024年第一季度明显上涨。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运价的相对稳定与2024年同期的剧烈波动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市场正在逐渐摆脱“过山车”式震荡。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年集装箱航运市场贸易量预计同比增长4%~6%,这一增速虽低于历史高位,但已回归至相对健康的增长区间。此外,Alphaliner数据显示,全球集装箱船队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闲置船舶数量持续保持在历史低位。
一、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形势
( 一 ) 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增速放缓
2025年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2026年预计为3%,并明确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和其他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在短期内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不难看出,地缘与政策风险将成为影响未来市场韧性的最大变量。随着发达经济体普遍收缩,新兴市场韧性分化,全球经济极可能陷入“弱增长、高波动”的新常态。克拉克森预测,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量在2025年底将达到2.19亿TEU,同比增长2.5%,较2024年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海运量总体增速开始放缓。截至目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指数为136.3,同比增长4.1%,增速进一步放缓,但整体上保持2024年同期水平,依然在2020年至当前的均值水平120.00之上。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延续2024年状态,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然而,面对未来海运贸易量的低速增长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逐渐加深,集运市场的预期风险应引起各航运公司的充分重视。近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及贸易波动情况见图1、图2。
图1 近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图2 近年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 二 ) 集装箱运价先降后升,但整体处于低位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运价先降后升。6月,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 ( CCFI ) 回升至1 277.46,较2024年同期下降27.80%。2025年上半年,CCFI的平均值为1 258.46,较2024年市场上升期的均值下降8.31%,更较2021年市场爆发时的均值下降58.52%,在地缘政治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市场表现已接近2023年水平。6月,欧洲航线、美西航线、美东航线、南美航线的运价指数分别为1 526.30、1 149.63、1 345.73和889.80,较2024年同期分别下降41.47%、17.36%、10.62%和41.58%。近年集装箱运价指数情况见图3。
图3 近年集装箱运价指数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 三 ) 班轮公司垄断地位依旧
2025年上半年,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依旧保持稳定,前几名头部公司变化均不明显,市场依旧被龙头企业垄断。2025年7月13日AXS-Alphaliner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在运营的集装箱船总计7 352艘,运力约3 270.28万TEU、按载重吨计约3.88亿t。其中,排名前四的班轮公司常年保持不变[2],其运力占据着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57.50%的份额。2025年上半年,各班轮公司的经营状况呈现区域分化的特点,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之下,航线区域分化显著,专注近洋航线的班轮公司 ( 如万海航运 ) 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依赖跨太平洋航线的班轮公司 ( 如阳明海运、长荣海运 ) 则受到较大冲击。总体上看,随着美国关税政策落地、红海局势演变及绿色船舶交付进度加快,区域航线龙头与现金流稳健企业将更具市场韧性。全球集装箱船运力排名前10位的班轮公司见表1。
表1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排名前10位的班轮公司
二、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造船市场形势
( 一 ) 集装箱船新船成交量同比上升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优于2024年同期水平,但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有所下降。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船成交新船192.01万TEU、202艘、2 174.40万载重吨,以TEU计较2024年同期增长25.78%,以船舶数量计较2024年同期增长14.20%。以载重吨估算,全球造船市场新船成交订单中有46.45%为集装箱船,该比例较2024年同期上涨超30%。近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成交情况见图4。
图4 近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成交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 二 ) 新造集装箱船订单呈现差异化特征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造集装箱船订单中,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占比依然较高:17 000 TEU以上超大型箱船54艘、12 000~17 000 TEU的大型箱船12艘、8 000~12 000 TEU的大型箱船41艘、3 000~8 000 TEU的中型箱船38艘以及3 000 TEU以下的小型箱船57艘。以运力计,3 000 TEU以下、3 000~8 000 TEU、8 000~12 000 TEU、12 000~17 000 TEU、17 000 TEU以上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占比分别为5.67%、8.55%、20.89%、10.00%、54.88%,而在2024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4.02%、7.40%、18.61%、38.13%、31.84%。可以看出,随着航运需求的变化,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大型化的趋势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支线箱船和中小型箱船的比例也有所上升。近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结构分布情况见图5。
图5 近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结构分布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2025年上半年,使用或预留绿色燃料的新造集装箱船运力在全球新造集装箱船订单中占比达85.55%,该比例相较2024年同期有所上升。使用绿色燃料的新造集装箱船主要情况 ( 以运力计 ) 为:LNG动力占比58.86%,共70艘;甲醇动力占比14.39%,共16艘;电池推进占比0.03%,共2艘。预留绿色燃料的新造集装箱船主要情况 ( 以运力计 ) 为:LNG动力预留占比1.73%,共14艘;甲醇动力预留占比9.76%,共24艘;氨、甲醇双燃料预留占比0.31%,共1艘;LNG、甲醇双燃料预留占比0.46%,共2艘。
( 三 ) 大型集装箱船价格攀升后略有回落
2025年上半年,典型集装箱船的新船价格普遍出现回落,其中10 000 TEU箱船新船价格下降最为显著。克拉克森数据显示,6月,集装箱船新船价格指数为117.04,同比上涨2.32%,但涨幅逐渐收窄。分船型看,支线箱船及中小型箱船的新船价格较2025年初基本保持稳定,但万箱以上集装箱船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从具体接单看,1月,HD现代重工宣布与达飞海运集团签订12艘LNG双燃料18 000 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单船价格约为2.15亿美元[3];4月,希腊船东Capital Maritime在现代尾浦下单支线箱船,其中8艘为2 800 TEU集装箱船、6艘为1 800 TEU集装箱船,两种船型的单船价格分别约为4 430万和5 520万美元。近年典型新造集装箱船价格走势见图6。
图6 近年典型新造集装箱船价格走势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 四 ) 二手集装箱船市场维持平稳
2025年上半年,二手集装箱船市场较2024年底回暖,成交金额明显增加,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上半年共成交119艘二手集装箱船,较2024年同期下降16.78%;成交金额为30.98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3.87%。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二手集装箱船交易市场较2024年底有所回暖,受租船市场强劲支撑,二手船价格维持高位,市场可售船舶稀缺,推升了交易溢价。与此同时,区域航线需求分化,部分船东开始重点布局亚洲近洋及新兴航线,带动了二手船市场热度上升。近年二手集装箱船市场成交情况见图7。
图7 近年二手集装箱船市场成交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 五 ) 集装箱船队规模增速放缓
集装箱船队运力供给规模持续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2025年6月,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为3 178.87万TEU,较2024年同期增长8.3%,船队规模增速逐渐放缓。预计随着手持订单的逐渐交付和航运需求的不断分化,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各航运公司将进入适应航运市场差异化需求及地缘政治变化的策略调整期。近年集装箱船队运力规模情况见图8。
图8 近年集装箱船队运力规模情况
(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 )
( 六 ) 中韩两国瓜分上半年新造船市场
2025年上半年,以运力计,中韩两国已经占据了全球99.41%的集装箱船订单,其中中国船厂占比66.02%,韩国船厂占比33.39%。2025年上半年,承接新造集装箱船订单的船厂多达38家,前十头部船厂的订单额占全球订单总额的81.92% ( 见表2 ),随着各船厂订单的逐渐饱和,市场的产业集中度有所下降。从具体订单看,中国船厂优异表现如下:江南造船共获得12艘订单,总运力达21.60万TEU;舟山长虹造船厂获得14艘订单,总运力达20.08万TEU。韩国船厂方面,现代重工以20艘、34.40万TEU的接单成绩,成为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市场最大的赢家,其次,韩华海洋也以6艘、14.40万TEU的成绩保持着不错的市场地位。
表2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承接船厂前十名
( 七 ) 船东延续稳步下单态势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船船东订造新船的热情依旧,头部企业为了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依然保持着船队规模的持续扩充。其中,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地中海航运公司盘踞市场前三,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其他公司,合计占比47.38%。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位集装箱船船东下单新船情况见表3。
表3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位集装箱船船东下单新船情况
三、后市展望
从供给端看,运力增速可能持续放缓,当前船队运力达3 178.87万TEU,未来,随着手持订单交付高峰已过,叠加船厂产能趋紧,运力扩张速度将回落。此外,绿色船舶有望主导新增供给,环保法规 ( 如欧盟碳税 ) 将加速淘汰高排放旧船,推动船队结构升级,新订单中使用/预留绿色燃料船舶比例将长期维持高位水平。造船市场方面,集装箱造船市场由中韩垄断的局面有望继续延续,但头部船厂份额随着产能饱和将出现下降。
从需求端看,在美国关税政策长期化将压制跨太平洋航线需求、近洋航线 ( 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 ) 及区域化供应链成主要增长点的现实情况下,区域需求分化可能进一步加剧,红海局势等地缘风险扰动欧亚航线,推升局部运价波动。贸易量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集运市场将较难回到历史高位。此外,环保政策与货主低碳要求倒逼航运公司优先部署绿色船舶,甲醇/LNG/氨燃料动力船或成航线竞争力关键,绿色需求有望出现刚性上升。
参考文献:
[1] 李姗晏,金伟晨,李永志.2024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J].世界海运,2025(3):1-7.
[2] 陈洪桃,李靖逵,李擘,等.2024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分析及2025年展望[J].中国港口,2025(2):25-30.
[3] 钱平.集装箱船市场进入“合纵连横”竞争时代?[N].中国船舶报,2025-07-11(8).
作者简介:
李姗晏,中国船舶集团工程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吴诗琦,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工程师。
刘沛庚,北京工商大学。
本文刊发于《世界海运》2025年第8期,转发须注明作者和原文出处。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