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小小鼠标轻轻移动,远在50公里外的海域情况尽收眼底,屏幕扫过一艘艘往来的万吨巨轮,突然一艘嫌疑船舶出现在屏幕中,随着镜头慢慢靠近,船名、船况一目了然。噼里啪啦一阵键盘声响过,该船舶的靠泊码头、装货情况和船舶信息一清二楚。日前,“津云”—前沿新闻记者跟随津沽环保行记者团来到东疆海事局海事监管基地,在电子巡航室里见证了上述画面。这是天津海事局利用无人机巡航、远程监控和现场检查相结合,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动态监管。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天津市已经确定“一港八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随着天津港的快速发展,进出港船舶的数量大幅增加,天津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风险日益加大,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船舶在天津港口区域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海上污染监控和船舶燃油质量检查是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重中之重。
无人机空中巡航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2012年4月,天津海事局成功开展了辖区无人机航空污染常态化监控工作,并施行了“海空一体”及夜间巡航新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多起事故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这一先进技术对提升海上船舶污染的应急决策指挥能力、预警和处置能力、溢油应急效率都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7年5月,天津海事局共执行无人机飞行任务646架次,飞行时间825小时,飞行里程约55000公里,协助查处各类船舶违章20余起。同时利用无人机的快速高效特点,及时发现嫌疑船舶,结合现场检查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2017年前5月,天津海事部门共开展船舶防污染现场检查1915艘次,发现违规、违章并实施行政处罚19起,罚款33.96万元,其中涉及燃油质量不达标的8起(3起正在处罚中),大大震慑了船舶的违法行为。“2017年9月份全运会将在天津召开,其中部分比赛项目将在东疆水域举行,天津海事局已经做好了现场监管方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方案,为全运会的胜利召开和建设美丽天津做出努力,为实现绿水青山做出贡献。”天津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建立了《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海事监管联动协作机制》,形成了环渤海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统一的海事监管标准,实现了“区域协作、信息共享、数据互认、优势互补、联动高效”的管理格局。
下一步,天津海事部门还将采用多种形式对码头企业、船舶进行宣传,营造全港共建美丽港口的氛围,加大“生态文明、美丽天津”传教育力度,契合美丽天津建设,增强环保意识,督促船舶遵法守法,创造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船舶使用岸电、加装废气处理装置等等效替代措施,以减少船舶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确保船舶排放控制区相关要求的有效实施。(“津云”—前沿新闻记者 李泽亚)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