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集合站(Muster station)的位置,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
作者:老张(贝仕培训船长)
摘要
船上集合站(Muster station)是海上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上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集合、接受指令并做好相应的应变部署行动或疏散准备的关键场所。
由于大多数的船员都是在货轮上服务,因此,本文以货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集合站的定义、功能、国际规范要求,针对集合站实际位置与防火控制图标识不一致这一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货船船员海上应急响应能力。
一. 引言
尽管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船舶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但弃船、火灾、碰撞等紧急情况仍可能发生。集合站作为应急疏散的核心环节,其位置合理设置直接影响船员处理紧急情况的效率。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中对集合站的设计和位置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结合法规、技术及人为因素,探讨集合站位置设置的意义,以提高船员海上应急响应效率。
二.集合站的定义与功能
集合站是为船上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集合而指定的区域。它是船上安全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每个人都被包括在内,配备救生设备,并在必要时准备撤离。 集结站的位置通常标示在《防火控制图》或《防火控制及救生设备图》上。
“集合”一词源于军事用法,意思是集结部队,通常是为了检查或准备战斗。在海上,这一术语被用来表示在紧急情况下船上人员的聚集。
集合站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发生了一系列海上灾难,最著名的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这场悲剧引发了许多关键问题和争议,其中包括船舶设计和建造的安全性、船上的救生设备和应急程序的不足、乘客和船员的疏散和救援行动等方面,这些问题牵涉到国际海事法、航海安全标准等诸多议题。这些悲惨事件导致对海上安全条例的重新评价和《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草创,产生了集合站的概念。
在紧急情况下,船上集合站对维持船舶安全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包括:
1. 人员清点:在集合站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应的位置。一旦所有相关人员都聚集到集合点,就可以进行人数清点或点名,以确保每个人都是安全的,没有人失踪或落下。
2. 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到已确定的某个集合站(并远离潜在危险,可以降低受伤或伤害的风险),通常船上有2-3个分别在不同位置的集合站,紧急情况下船长在传令广播中指明船员应该到哪一个集合站集合。
3. 高效:在充满压力和潜在混乱的紧急情况下,船上人员不需要考虑该去哪里才安全,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该去哪里集合。
4. 应急响应:现场指挥在集合站向相关船员下达应急指令,船员根据应变部署表上的职责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如果有必要,它也是可以进行初步急救的地方。
5. 指挥重新进入:比如火灾被有效扑灭以后,现场指挥从集合站发出指令,告知船员何时以及如何重新进入受影响地区。这有助于确保重新进入是安全有序的。
6. 疏散准备:组织船员有序登乘救生艇或救生筏。
7. 合规:国际公约和船旗国要求船舶要有应急程序和疏散计划,包括设立集合站和应急职责。这些标志可以张贴在船上的船舱内,也可以张贴在船上公共区域的显著位置。
因此管理公司要求新上船船员需要在上船24小时或48小时内了解和熟悉集合站的位置、个人应变职责以及从个人房间或工作场所去往集合站的路线,并且要求船上应定期进行演习和培训,以确保每个人都熟悉集合站的位置和紧急情况下应遵循的程序。这可以在实际的紧急情况下提高船员的应变效率。
三. 国际规范与标准
SOLAS公约(第III章)对集合站的规定包括:
位置要求:靠近救生设备,标志清晰,易于到达。集合站应设在紧靠登乘站的地方。每个集合站应在甲板上有足够的无障碍场地,集合站应设在易于从起居和工作区域到达的地方。通往集合站的路线和集合站应张贴IMO专用标识,集合站的标识张贴在眼睛的水平位置和清晰的视野,以确保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被看到。
2. 面积要求:必须容纳指定在该站集合的所有人员,但人均面积至少为 0.35m2。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应能使担架病人抬进救生艇筏。
3. 设备要求:配备应急照明、广播系统及必要救生装备。集合站应根据情况,由SOLAS公约第II-1/42或II-1/43条所要求的应急电源照明系统提供足够的照明。并且应配备 1 套固定式或手提式设备构成的或由这两种型式构成的应急设施,供船上应急控制站、集合站和登乘站及要害位置之间的双向通信联系使用。
4. 演习要求:每次演习应包括船员召集至集合站,以确保船上的每个人都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到达指定的集合站并准备执行应变部署表所述的任务。其核心目标是避免混乱,确保应急响应高效有序。
四. 船上集合站的位置
船上集合站的位置可能因船舶和紧急情况类型而异。在大多数情况下,集合站的位置是船舶的特定甲板或区域,并且它被清楚地标记,同时满足以下几点:
1. 靠近救生艇/筏,减少疏散时间。
2. 避免设置在易受火灾、烟雾或进水影响的区域。
3. 无障碍通道,方便担架的使用。
4. 通常从任何船员舱室处所到达集合站而向上或向下所通过的甲板不超过两层。
船上集合站的具体位置可以通过阅读《防火控制图》或《防火控制及救生设备图》而得知。每艘船的集合站都可以方便地进入救生艇和其他救生设备。这些集合站还作为安全简报和演习的场所,确保所有人都熟悉撤离程序。
通常船上不止一个集合站,船员在海上遇到不同的紧急情况时,可以有不同的集合站。消防演习集合站的位置可能与弃船集合站的位置不同。了解不同的紧急情况类型(往往通过传令广播)非常重要,这样船员就可以去正确的集合站。
五. 现存问题
很多船上在主甲板上(生活区外面左右)自行勘划了集合站替代《防火控制图》或《防火控制及救生设备图》上法定的集合站,并且在旁边贴着IMO集合站的标识,这些船上自己指定的集合站和图纸上法定的集合站位置相差很远,而且往往不在同一层甲板。也就是说船上自己指定的集合站位置明显和图纸不符。
船舶自行增加多个集合站,而没有在《防火控制图》或《防火控制及救生设备图》上进行相应的修改。《防火控制图》或《防火控制及救生设备图》是船舶消防和救生系统布置的法定文件,该图详细标注了全船防火结构、灭火设备、逃生路线及集合站位置,图纸必须要经过船级社批准,并符合IMO统一标准(如MSC.1/Circ.1581)也是港口国监管机构核查船舶合规性的重要依据。国际海事组织通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对其内容、展示和修改提出了严格要求。
多数船员演习的时候习惯全部从同一个风雨密门出来到集合站集合,船员集合的时候携带相应的救生或消防器材而通道又相对狭窄。极端情况下去集合站的通道可能拥挤造成财物受损或船员受伤。
六、改进与建议
强化公约规范执行力度;要求船上要严格按照相关图纸标注和使用集合站,对于船上自行指定的“汇合点”,如果非要使用建议可以设置为“演习专用汇合点”并不得使用IMO集合站名称和标识,以免造成检查人员对船上集合站位置的误解。
遵守方案更改审批流程;如果船上认为自己指定的“汇合点”更加便利和实用,向船舶管理公司提供修改方案,附上相关图纸。并将船舶的《防火控制图》或《防火控制及救生设备图》更新后重新提交船级社批准。切记不要用笔直接修改图纸(如涂改逃生路线),并且在图纸修改后也不提交船级社审批,这样会导致PSC检查时被记录缺陷,甚至会导致PSC检查罚款和滞留。
规范日常演习程序;加强船员对相关演习的熟悉以及快速向集合站集合能力。当大家听到紧急集合信号的时候从离自己最近的通道和风雨密门出来,然后快速的到集合站集中。由于大家是从不同的通道和风雨密门出来,造成拥挤的几率大大降低。
七. 结语
集合站是海上应急体系的关键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影响船上事故处理效率。集合站以醒目的专用标识提示和帮助船员快速的了解船上紧急情况时可使用的安全位置和救生设施的位置,合理的设置集合站的位置在保护海上生命、维持应急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IMO. SOLAS Consolidated Edition (2024).
[2] MSC.1/Circ.1581: Unified Interpretations of SOLAS Chapter II-2.
信德海事安全综合报道
09-18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苏婉
05-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8 来源: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6-30 来源:航运安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