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CC,日租金20万美元/天不是梦! 信德海事网 2025-10-30 08:52

分析师:VLCC,日收益20万美元/天不是梦!

——当复产与浮储预期叠加,超级油轮的“第二级引擎”正点火

进入2025年四季度,VLCC现货与纸市的信号开始同向放大:六位数航次不断“冒头”,远期曲线抬升,交易台与投研台的情绪都在强化对冬季行情的期待。10月28日,波罗的海交易所VLCC期租等价收益(VLTCE)收于86,702美元/天,较前一日上行4,994美元.这条曲线背后,是一套正在闭环的供需叙事:中东放量、亚太“吃货”、地缘再分配与浮动储油的再度入场预期,正在把超级油轮推入“第二级上升通道”。

现货与纸市:从个别星火到趋势底色

10月下旬,两笔具有标志性的VLCC航次合约点燃了市场,据报道挪威船网弗雷德里克森的Frontline旗下Front Osen轮自中东赴韩国航次,以123,798美元/天成交;Kyklades Maritime旗下Nissos Kea轮自中东赴中国航次,以138,972美元/天租予KPC。Clarksons当周口径显示,VLCC平均收益抬升至79,500美元/天,结束此前连跌,而Jefferies对现货的测算为73,500美元/天(前一日75,900、上周86,300)。更关键的是纸面指引:FFA曲线对余下的10月与11月分别暗示约85,000与90,000美元/天的均值。这组“点—线”组合表明,六位数不再是偶发的高光,而是在纸实联动中逐步沉淀为趋势底色。

DNB Carnegie的分析师Jorgen Lian直言“VLCCs are finally taking off”。他强调,9月本是季节性低点,但今年不止一次突破10万/天,四季度开局亦已均值约7万/天;在他的模型里,Frontline四季度调整后EBITDA可达3.95亿美元,较一致预期高21%,若按当前现货维持,跑动收益约27%。这既解释了交易层面的“敢价”,也为资产端的“敢配”提供了财务抓手。

航次取舍:短快与长稳的当口抉择

在新一轮上涨里,船东并非只需要“兴奋”,更要“选择”。新加坡Sentosa Ship Brokers把问题抛得很直接:在他们口中的“中东现货被高估”环境里,是做中东—中国这类约50天往返、周初均价87,200美元/天(现代脱硫塔船可至93,000、周环比+8%)的“短快”,还是做美湾—亚洲这类120天、净得约75,000的“长稳”?伦敦Gibsons的观察与之呼应:中东一度“相对平静”,船东评估新近制裁与中国针对美相关船舶的对等反制港口费用影响,包量在台下推进,待沙特放挂确认后,乐观情绪才再次回升。Clarksons Securities补充,VLCC上周再度逼近10万/天,对印度采购俄油的外部压力,以及中国新港口费用带来的作业低效,正在温和抬升主流运力的有效利用率与费率。

“第二级引擎”:浮动储油何时重回牌面

真正让市场兴奋还有油轮市场的“第二级引擎”的点火——浮动储油。分析认为,在OPEC为份额竞争而放量、大西市场产量增长而需求滞后的格局下,海上库存模型五年来再次“划算”。触发机制很清楚:当期货结构转为升水(contango),近月价低于远月价,贸易商便有动力把现货装上VLCC“存起来”。

Clarksons Securities 分析师 Frode Morkedal表示,在激进情景下,假如约10%的全球油轮船队被系留作浮储,2026年VLCC 收益均值有望越过20万/天;温和情景下,约5%船队浮储,VLCC约63,000/天可视作“低限地板”。历史记忆亦在背书:2020年极端情形下,波交VLCC TCE曾冲至264,000/天,并在四月底前维持10万/天以上。与当年不同的是,此番并非恐慌驱动,而是供需与地缘重塑叠加下的结构性复归。

在近日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德鲁里(Drewry)董事总经理Tim Power也将OPEC增产与海上浮储放在同一逻辑链上,其表示,目前,OPEC已恢复每日220万桶的产量,这意味着原油运输量将大幅增加。实际上,这可能导致原油供应过剩;若后续再恢复每日170万桶的产量(这种可能性存在),市场上的原油供应将极为充裕。首先,这会推动原油贸易量增长;其次,陆上储油设施将被填满。

这就意味着,原油运输船可能会像疫情期间那样,被用作“浮动储油设施”。若真如此,对原油运输船东而言将是利好消息。目前,明年第一季度的远期运费协议(FFA)行情已显现强劲势头;若OPEC持续取消减产,运费还将进一步上涨。

同一场发言中,他还将原油船订单/现有船队比约13%作为横向参照(干散货约11%、LNG约41%、集装箱约32%)。这不是一个“决定性数字”,却解释了为何VLCC在需求边际扩张时呈现更高的价格弹性:在供给不过火的背景下,吨海里的小幅拉长与可用船队的“错配”,就足以放大为收益的大幅拔高。

地缘与制度:主流运力的“再聚焦”

此外,目考虑到目前地缘与制度变量,改变了“可用船”的内涵。比如,对俄能源链的制裁升级与中国对美相关船舶的特别港务费——正在重塑主干航线的运力结构:前者迫使部分长途货流“换装”至主流运力,后者改变了特定股权与国别属性船舶的靠泊与避让行为。再叠加对印度采购的外部压力与沙特放挂节奏,表层上看是“更忙”,本质上是“影子船队”剥离后的净效应:在全球船队名义容量未显著变化的前提下,“能跑主线、能顺靠”的那部分VLCC更加稀缺,价格中枢自然抬升。

把交易台的价格、投研台的预期和航线上的故事叠在一起,答案并不玄:六位数现货已现,纸面曲线对冬季并不悲观,地缘与制度在提升主流运力的有效利用率,而浮动储油这台“第二级引擎”——只要被期结构轻轻点燃——就可能把收益曲线再抬高一个台阶。是继续押注“短快”,还是转向“长稳”,没有唯一正确解,但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之间,确实是一个可以主动选择风险—收益曲线形状的窗口期。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VLCC,日租金20万美元/天不是梦!

信德海事网2025-10-30

中美元首会面在即,港口费或再迎变数

劳氏日报 LloydsList2025-10-29

修船厂,要火!

信德海事网2025-10-28

讣告:BW集团前主席蘇海文博士逝世,享年85岁

信德海事网2025-10-28

集装箱运价指数,继续上涨

信德海事网2025-10-28

超500艘船、180万TEU箱船,等待拆解!

信德海事网2025-10-27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