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一艘油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 信德海事安全 2025-10-29 16:46

【突发】苏伊士运河一艘受制裁俄油轮搁浅,一度阻断北上船队

2025年10月28日,当地时间12时30分左右,一艘载重15万多吨的俄罗斯原油轮 “KOMANDER” 号在苏伊士运河南段因主机故障搁浅,短暂影响运河通航。

据埃及代理机构 GAC Egypt 向客户发布的通告显示,这艘原油轮总吨位78,896、载重吨150,581DWT,船长274.2米、船宽48米,当时正从地中海南下驶往红海,在运河第48公里处(距北口)因机械故障搁浅触底。该船位于当日南向船队的第19艘(尾船),前方18艘南行船舶未受影响,但北上船队(共20艘)被迫暂时滞留。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SCA)立即出动拖轮实施脱浅作业,至当地时间14时45分,该船已成功重新浮起。官方确认未发生任何泄漏或损坏情况。

根据Equasis与TradeWinds资料,“KOMANDER”号(IMO 9271585)建于2004年,由日本Universal Shipbuilding建造,船籍现为俄罗斯索契港注册,管理方为香港的 Yo Shui Marine Ltd,技术管理由 First Skylines LLC 负责。该船曾多次更名与换旗:

● 2024年曾名 Krishna 1(巴拿马旗),

● 2025年初改名 Prudence(科摩罗旗),

● 近期改挂俄罗斯旗后改名 KOMANDER。

公开制裁名单显示,该船因承运超出G7限价的俄罗斯原油,被美国、英国、瑞士及乌克兰列入制裁名单。其最近一次航次自俄罗斯穆尔曼斯克装货,计划运往中国“待命卸货”(for orders)。

业内人士指出,这艘船隶属“黑暗船队”(Dark Fleet)体系——即未受国际船级社和主要保险公司覆盖的高风险油轮群体。若发生泄漏或碰撞,将难以追责或获得理赔。

此次事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再次提醒全球贸易的关键节点仍存在潜在风险。

自2021年“长赐号”事件后,苏伊士运河已多次发生短暂搁浅事故。随着红海因胡塞武装袭击风险上升,部分船东改走好望角航线,因此本次事件对全球航运秩序的冲击相对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若未来类似“黑暗船队”事故频发,可能加剧国际监管机构对俄油运输体系的关注,也会为苏伊士运河当局带来新的合规与安全挑战。


这起事件虽已迅速解除,但其背后的监管隐患值得警惕——随着越来越多未受国际保险与船级社监督的老旧油轮穿行关键水道,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及马六甲等全球“瓶颈”海域的运营风险正被放大。如何在地缘政治高压与能源运输现实间取得平衡,将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监管的重大课题。

值得欧美国家反思的是,原本旨在维持秩序的制裁机制,反而可能在客观上加剧了全球航运安全体系的脆弱性。

换句话说,从监管视角看,制裁与安全之间的张力正在显现——过度政治化的约束,或已成为航运安全恶化的隐性推手。或许,欧美国家应该反思:制裁,是否正在成为全球航运安全的新风险源。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最适合船舶的英语培训材料——XINDE MARINE SAFETY 2025-42!

信德海事安全2025-10-29

海盗风险 | IMB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海盗袭击事件报告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2025-10-29

突发!该公司七年来第八艘船舶失火

信德海事网2025-10-29

突发!一艘油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

信德海事安全2025-10-29

船舶移泊过程中,二副被缆绳击中遇难,事故原因公布

信德海事网2025-10-28

海上运输变数重重:为何“正确装箱”至关重要

信德海事网2025-10-20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