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加坡海峡发生船舶碰撞事故,燃油泄漏引发关注
2025年9月1日上午,新加坡海峡发生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一艘新加坡籍燃油供应船(油轮)与一艘马耳他籍超灵便型散货船在丹那美拉以南约8公里处相撞,造成轻微燃油泄漏,并导致一名船员受伤。所幸两船整体状态稳定,未出现更严重后果。
根据船视宝“时间机器”提供的航迹重现,9时23分左右,向东航行的燃油供应船 “Marine Dynamo”号 与向西航行的散货船 “Flag Gangos”号 在新加坡海峡航道上发生碰撞。短短两分钟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便于9时25分接到事故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碰撞发生时,两船在航道中相向而行,因接近角度较大,最终导致船体发生接触。初步评估显示,两船虽有不同程度受损,但整体结构保持稳定,未出现进水或倾覆风险。
在这起事故中,伤亡情况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燃油供应船“Marine Dynamo”号上一名船员因撞击造成轻微擦伤与扭伤,随后在船上接受了即时医疗处理。医务人员确认该船员伤势平稳,无需转运至岸上医院。另一艘散货船“Flag Gangos”号则未报告任何人员伤亡,船上所有船员均处于安全状态。
MPA方面也在通报中明确表示,本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大规模伤亡,现场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人员受伤,本次事故还引发了油污隐患。碰撞导致“Marine Dynamo”号位于水线以上的一个日用燃油舱受损,泄漏出了部分 船用轻柴油(MGO)。
在事故发生后不久,海面上便观察到轻微油膜。MGO是一种类似柴油的轻质燃料,具有易挥发、可在自然环境中分解的特性,因此相较于重质燃油,其对海洋环境的长期危害相对较小。但由于事故地点位于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的新加坡海峡,即便是轻微油污,也可能对局部生态和港口运营造成影响,因此事发后迅速引起当局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在接报后立即派遣巡逻船和溢油处置船前往现场展开应急处置。同时,调动无人机对事故水域进行实时监测,以掌握油污扩散范围和流向。
应急船只在现场展开分散作业,喷洒分散剂以加快油膜的挥发和分解。此外,MPA还发布了航行通告,提醒过往船只保持高度警惕并避让事故水域。官方强调,此次事故并未对航行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新加坡海峡的航运秩序仍保持正常。
截至目前,两艘船舶均处于锚泊状态,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事故原因尚未公布,新加坡相关部门已启动全面调查,预计将根据航行记录仪(VDR)数据和船员证词,还原碰撞经过。
“Marine Dynamo”号 为新加坡旗燃油供应船,船长102.6米,型宽19米,载重吨8270吨,建造于2023年5月。该船隶属于能源巨头 Vitol Bunkers,目前受雇于 雪佛龙(Chevron),主要执行 bunkering(加油)业务,是新加坡港口能源补给网络中的一环。
“Flag Gangos”号 则为马耳他旗大灵便型干散货船,船长190米,型宽32.3米,载重吨56526吨,建造于2013年7月,隶属于希腊著名的航运公司Golden Union。根据船视宝数据显示,该船于2025年8月18日离开中国辽宁鲅鱼圈港,满载煤炭,原定于9月6日抵达斯里兰卡汉班托特港。目前,该船处于新加坡加油锚地(AEBB)锚泊状态。
作为全球最繁忙、最关键的国际航道之一,新加坡海峡的安全一直备受国际航运界关注。本次事故虽未造成大规模伤亡,但涉及燃油泄漏,对环境和船舶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警示。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故责任划分以及后续预防措施将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