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口岸船舶新区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与香港金希普航运(KING SHIP (HK) LIMITED)正式签署4艘63,000吨杂货船建造合同。这是继2024年5月9日金希普航运在口岸船舶下单8艘同型船后,双方再度深化合作,使得该型船订单累计达到12艘。
与这一大单落地的还有另一好消息,2025年7月30日,高港区人民法院作出(2020)苏1203破31号民事裁定书,确认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重整计划已于2025年4月20日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此举标志着这家曾经陷入严重财务困境的企业历经5年成功走出了重组困局,进入了新一轮发展的轨道。
目前据爱企查显示,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涛,担任公司董事及总经理一职。泰州口岸有限公司由泰州长越企业管理公司持股70%,泰州长勤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持股30%。
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人员职务
其中实际控股公司的泰州长越企业管理公司为戚文川所有,控制92.1%的股权,名下有多家口岸船舶系企业,包括当时重整的公司。
而另一控股方泰州长勤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同样持有多家公司,本次订单签署方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为其100%全资子公司。据悉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原身为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所有人与泰州口岸船舶同样为张涛。
经营良好,手握订单31艘
据悉,本次下单的63,000吨杂货是口岸船舶承接最大吨位的杂货船新船型,具有节能环保、适货性强、经济性高等运营优势,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环保规范,满足全球主流港口的运营要求。
金希普航运在首次下单8艘后,短期内追加4艘订单,旨在进一步优化船队结构,应对全球航运市场低碳化趋势,亦表明其对口岸船舶产品质量、技术实力、建造能力的高度认可。
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目前口岸船舶手握订单27艘,包括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化品船、多用途船、吊重船、敞口船等多种类型,部分船型配备LNG Ready或甲醇Ready的双燃料预留设计,符合绿色环保趋势。下单船东包括兴通海运、金希普、鼎盛、嵊泗浦盛、苏州鑫新海运等企业。
此次签约后,口岸船舶手持订单量将扩展至31艘,部分生产线已排产至2029年上半年。
口岸船舶总经理张涛表示,公司将严格把控线表计划,统筹推进建造进度,确保该系列船安全优质按期交付,并期待与金希普航运等国际伙伴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老船厂破产重组计划,完成
据信德海事了解,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前身为国内贸易部口岸船舶工业公司,2007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公司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毗邻国家一级开放港口泰州港。公司拥有近3000米岸线,占地总面积近100万㎡,年造船能力可达200万吨,是国内十强民营造船企业之一,也是泰州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的骨干企业。
然而,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在2019年开始面临严重的生产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债务积压,最终导致其于2020年7月28日向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法院于2020年8月7日受理了该案,并正式启动了破产重整程序,同时指定“口岸船舶系”企业清算组为重整管理人(详见往期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破产重整)。
2020年10月21日,法院批准了该重整计划,包括债务清偿、投资者注资和公司运营恢复等,并开始执行。由于重整期间遇到了一些复杂的财务与运营问题。
2023年10月16日,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向管理人申请延长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至2025年4月20日,并获得法院批准。
2025年4月20日,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已完成重整计划的所有执行事项,偿还所有债权,并申请终结重整程序。 2025年7月30日,高港区人民法院确认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
这一裁定意味着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成功度过了财务困境,恢复了生产经营,企业进入了正常的运营轨道,债务也得到了有效清偿,最终完成了破产重整过程。
打造绿色船舶生产线
该破产重整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的复苏,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未口岸船舶新区——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将锚定绿色发展,已经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绿色船舶生产线。
2025年2月24日,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取得“项目攻坚行动”施工许可证。该项目为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绿色船舶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利用现有土地约120亩,拟建设智能化船体分段生产线车间32000平方米和18000平方米分段堆放和舾装场地,添置智能化作业流水线,更新高效节能焊接设备700台及节能环保型起重运输设备35台。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年开票销售12亿元,纳税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