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贸易风消息,美国船东Seaboard Marine于上月末在中国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追加确认一艘3500 TEU级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这是该船东在泰州三福建造的第七艘箱船。
据业内船舶经纪机构透露,该船单价约为7,500万美元,由德国HB Hunte Engineering出具设计方案,船型延续此前高规格设计,具备强大的冷藏运输能力,全船配置1,076个冷藏插座,将面向拉美和加勒比海等对冷链运力有高度依赖的贸易航线。
整个项目中,哈特曼集团作为船舶管理方,负责敲定船舶设计方案、建造流程协调和交付管理;Seaboard Marine为实际使用方,新造船舶在交付后投入其美洲区域班轮服务。
从4艘到7艘的信任合作
这场跨越中、德、美的造船合作可追溯至 2021 年。当年 8 月,Seaboard 首次与哈特曼联手,便选择在中国泰州三福船厂下单4艘3500TEU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单船造价约 6000 万美元;2023 年中期,双方行使 3 艘可选订单,将船队规模扩展至 7 艘——此次确认的第七艘船,正是这一合作延续的重要标志。
目前该系列船舶交付进展顺利:
已有 4 艘成功交付,最新一艘为今年5月交付的 Seaboard Valour轮;
第五艘 Seaboard Viking号、第六艘 Seaboard Venture号将分别于 2025 年年底、2026 年交付;
第七艘新船的确认,进一步体现 Seaboard 对该船型及中国制造的长期认可。
中国制造支线船受青睐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Seaboard 的支线船队建造大都选择了中国船厂:
2022 年在南通中集来福士订造 2 艘 1450 TEU 级 LNG 双燃料支线船(保留 2 艘选择权),该系列船采用 Everllence(原 MAN Energy Solutions)高压双燃料主机,是全球首批搭载三叶型 C 型燃料罐的集装箱船。
首艘 Seaboard Sky 号已于 2025 年交付,姊妹船 Seaboard Saturn号计划年内投入运营,主要服务于加勒比与中美洲近洋航线。
Seaboard 现有的10 艘集装箱船中,7 艘由中国船厂建造,订单中未交付的 3 艘也全部落户中资船企 —— 可以说,中国船厂已成为其船队升级的 “核心供应商”。
Seaboard Marine集装箱船队情况 源:克拉克森研究
Seaboard Marine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迈阿密,是美国食品与物流巨头Seaboard Corporation的全资子公司,主要提供北美、加勒比海盆地、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定期直航服务,涵盖近30个国家、40多个港口。
近年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船队绿色升级。这批船不仅是Seaboard迄今为止最大的新船投资之一,也体现出其向高效、环保运营转型的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航运对脱碳、绿色燃料等要求持续加强的背景下,配备LNG双燃料推进系统的船型为Seaboard带来合规与经济双重优势。
中小型船企利好
由于主流船厂产能紧张,中国中小型造船企业正成为国际船东的重要选择。(见往期:近期,我国中小型船厂迎来利好期......)从此次美国船东追加订单来看,中小型船厂角色转型的原因有三。

首先,中国船企已从常规船型制造者蜕变为绿色高端装备供应商。航运业脱碳转型的大背景下,LNG 双燃料船已成为主流选择。中资船厂不仅实现了该类型船的稳定建造,更在核心能力上实现突破。
其次,跨文化协同能力,正成为中资船厂拿下高端订单的关键。对泰州三福、南通中集等中国船厂而言,核心优势不仅在于建造工艺的精进,更在于能与国际伙伴高效协同:既能严格对接国际船级社规范,也能快速响应船东对冷藏系统的定制化需求。
最后,支线集装箱船市场正迎来结构性机会。(相关阅读:一大波集装箱船订单,即将到来……)当前全球航运市场呈现区域化复苏特征,拉美、东南亚等区域贸易增速快于跨洋干线,冷链需求持续增长。1000TEU~3500 TEU支线箱船因灵活适配区域航线而需求上升。
哈特曼—Seaboard—中资船厂的合作,证明了多方协同推进绿色航运转型的可行性。对中国船企而言,这不仅是订单的积累,更是品牌声誉与国际信任的沉淀,也意味着中国建造正在与 “绿色、高端、可靠” 的标签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