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胡塞武装下属的人道主义行动协调中心(HOCC)近日宣布,已对64家航运公司实施“制裁通知”,称其违反了对以色列实施的“海上封锁”。此举标志着胡塞武装针对全球航运的威胁再度升级,国际航运安全局势持续恶化。
宣布全面禁止涉以船队通行红海及周边海域
根据HOCC于2025年8月6日向全球多家国际新闻机构和海事资讯平台发布的通告,涉事公司因旗下船舶曾在收到“预处罚通知”后仍驶往以色列港口,已被正式列入制裁名单。根据通告内容:
“由于这些船舶无视此前发出的‘预处罚通知’,进入了以色列占领政权的港口,制裁现已扩大至相关船舶及其整个船队。”
通告进一步指出,这些公司旗下的所有船舶自即日起禁止通过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和阿拉伯海,如进入也门武装部队的打击范围,将面临“定点打击”。
HOCC表示,若相关企业继续无视警告,其合作方与关联企业亦可能被纳入制裁扩展范围。
背景:两艘希腊运营船舶遭袭沉没
此次制裁通告是在胡塞武装7月27日宣布“第四阶段”对抗以色列相关航运的声明基础上发出的。
如信德海事网此前报道《刚刚!胡塞武装表态:扩大攻击范围(大型航运公司尤其要警惕)》,当地时间7月27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Ansar Allah)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Yahya Saree)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宣布正式启动“第四阶段对敌海上封锁”。此次升级行动将所有与以色列港口有贸易往来的公司所属船舶列为打击目标,无论其国籍或所处位置,只要在胡塞武装导弹和无人机射程范围内,均有可能遭受攻击。
更早之前,该组织在7月初连续袭击并击沉两艘希腊运营的散货船——Eternity C轮与Magic Seas轮,造成至少四名船员死亡,多人失踪或被俘。
尽管这两艘被击沉船舶近期并未靠泊以色列港口,但胡塞方面声称其母公司曾有其他船只与以色列有贸易往来,因而视为制裁对象。
“预处罚通知”机制常态化,或将继续扩展名单
HOCC在通告中强调,将继续向计划驶往以色列港口的航运公司发出“预处罚通知”,警告其船只如违反封锁规定将面临严重后果。若无视警告仍执意前往,将被正式制裁,并禁止其船队进入指定海域。
HOCC发言人瓦利德·阿卜杜拉(Waleed Abdallah)在通告中称:
“制裁措施旨在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迫使其结束侵略行为,并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
国际海事界高度关注,威胁等级升至“严重”
随着“制裁名单”不断扩大,国际航运业对红海航行安全的担忧持续升温。联合海事特遣部队(CMTF)已将与以色列有关船只的风险等级上调至“关键”,整体航行威胁评估为“严重”。
国际航运组织如国际航运公会(ICS)、BIMCO、INTERTANKO、INTERCARGO及欧洲船东协会等也在7月联合谴责胡塞武装“冷血攻击”,呼吁全球海事力量采取协调行动保护海员安全。
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阿尔塞尼奥·多明戈斯亦表达严重关切,呼吁各方采取紧急多边行动,维护国际海域的航行自由。
曼德海峡通行量大幅下降,航运公司或被迫改线
据S&P Global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一周内,通过曼德海峡的商船数量环比骤降28.3%,创下半年新低。分析认为,越来越多航运公司正重新考虑绕行好望角等替代航线,以规避红海风险。
此外,胡塞武装近日还在社交媒体发布针对包括马士基(Maersk)、地中海航运(MSC)与阳明海运(Yang Ming)等公司旗下船舶的警告,点名其船只“近期访问以色列港口”,可能成为打击对象。
红海危机长期化风险上升
自2023年11月胡塞武装首次袭击商船以来,已有数十艘商船在红海遭袭。尽管多个国际海军力量介入护航,但胡塞武装持续展示其打击能力,并不断扩大威胁范围,已由个别船只扩展至整家公司乃至关联企业。
业内人士普遍担忧,若局势持续升级,红海作为全球重要航运通道的地位将受到长期冲击,保险成本飙升、货运延误、贸易中断等问题将对全球供应链构成系统性影响。
信德海事网将持续关注本事件最新进展,并及时发布胡塞武装是否公布具体船东名单、后续是否发生新的袭击事件,以及国际社会是否采取统一护航机制等相关动态。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