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中国集装箱船舶,仅用20天直达英国!
——海杰航运“中欧北极快航”荣耀抵达费利克斯托
2025年10月13日,随着“伊斯坦布尔桥”(ISTANBUL BRIDGE)轮缓缓驶入英国最大港口费利克斯托(Felixstowe),这艘有着25年船龄的集装箱船,完成了一次载入史册的航程——中国至英国仅用20天,经北极东北航道(NSR)实现跨欧直达。
这不仅是一段旅程的终点,更是中国航运业在“冰上丝绸之路”探索上的里程碑时刻。
中国至英国仅用20天,经北极东北航道(NSR)实现跨欧直达。
这不仅是一段旅程的终点,更是中国航运业在“冰上丝绸之路”探索上的里程碑时刻。
从宁波启航——探索“梦想航线”
9月23日清晨,“伊斯坦布尔桥”号从宁波舟山港北一集司鸣笛启航,满载4843标准箱(含350个冷藏箱)的电商货物、储能设备和新能源产品,开启中欧北极快航首航之旅。
航程伊始,海杰航运团队基于精确的海冰与气象模型,抓准北极航道短暂的通航窗口,规划出最佳航速与航迹。从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圈后,船舶一路破浪前行——风平浪静的海面让这段被航海家称为“梦想航线”的通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可操作性。
截至10月8日离开北极航道欧洲段,全程仅耗时15天。这一数据首次验证了北极航线在特定季节的高效性与可行性,也是中国航运力量在极地航行领域的技术体现。

15天出北极,20天抵英国
在驶出北极海域后,“伊斯坦布尔桥”号穿越北大西洋,遭遇低压气流带来的恶劣天气。为确保船员与货物安全,船舶按计划主动降速避浪,比原计划多用两天抵达。

从宁波启航至抵达费利克斯托,全程共20天——依然创下中欧海上运输时效的新纪录。
“两天的减速,是我们对安全的坚守,也是‘行稳致远’的最好注脚。”
——海杰航运CEO 方轶
当费利克斯托港吊机升起首个集装箱、船舶汽笛与码头掌声交织的那一刻,这场跨越北极的史诗航行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
图片来自海杰航运官网(下同)
一艘25岁的船,一次航运新突破
根据船视宝提供的船舶资料,“伊斯坦布尔桥”号由韩国现代重工建造于2000年,总长294.1米、型宽32.3米、载重吨66781吨,悬挂利比里亚旗。
船舶由Neom Line Holding Ltd.(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运营,技术管理由香港的Ocean Fleet Shipmanage Ltd.负责。
尽管已有25年船龄,但在海杰航运团队的优化调度与精细操控下,该船依然展现出强大的远洋航行性能与节能能力。
这次航程的成功,也让海杰航运成为首家完成中国至欧洲北极直航商业航次的中资航运企业,标志着北极航线从试航探索迈入实质性商业化阶段。
“冰上丝绸之路”的现实落地
“中欧北极快航”的成功抵达,不仅让宁波舟山港成为首个连通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的超级港口,也让“冰上丝绸之路”的蓝图首次在全球航运网络中具象化。
相比传统苏伊士航线,该航线节省约22天航程、减排近50%碳排放。
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确定、能源与通道安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这一新通道为中欧贸易开辟了更具战略韧性的物流路径。
海杰航运在通稿中表示:
“从此,北极航道不再是地图上的虚线,而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纽带。
这段旅程的每一里航程、每一项数据,都将沉淀为我们探索极地航运的宝贵经验。”
未来,海杰航运计划持续投入冰区船舶优化研究与航线常态化运营,为中欧贸易搭建更高效、更绿色、更安全的“极地桥梁”。
从宁波到费利克斯托,从20天的航程到一条新通道的诞生——这是中国航运向北极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一条真正意义上通往未来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