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干扰致船舶搁浅与法律纠纷激增,世界最大保赔协会发出警告
随着全球地缘冲突持续升级,船舶导航系统遭受蓄意干扰的现象愈发普遍。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上保赔协会,挪威Gard近期发出警告称,GPS信号干扰问题正在引发船舶搁浅事故和高昂的法律纠纷,已成为威胁航运安全的“现实且紧迫的风险”。
船舶偏离航线40海里酿成重大事故
Gard援引一起发生在红海的典型事故指出,一艘船因导航系统信号丢失而偏离航线长达40海里,最终撞上珊瑚礁。事故发生时,船员错误地将海水颜色的变化误判为海藻,导致严重损毁。
此外,还有案例显示,某艘船的船长因导航系统显示其位于“沙漠中央”而拒绝离港。该次GPS干扰持续超过一周,引发船东与租家之间的激烈争议。
Gard首席执行官Rolf Thore Roppestad强调,这些事件凸显出在地缘政治紧张地区,导航系统正变得“不再可靠”,对航运运营构成了直接威胁。
GNSS干扰频发,影响波及全球热点水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不仅包括GPS,还涵盖中国的北斗、欧洲的Galileo和俄罗斯的Glonass。除了太阳风暴和设备故障等自然因素外,近年来蓄意的电磁干扰和“欺骗攻击”(spoofing)成为主要破坏源。
在波罗的海、红海、中东和黑海等地,针对导航系统的干扰频发。有报告指出,2025年6月,近2500艘船的定位系统显示其“在陆地上行驶”,其中多数原本应在红海、中东海湾或波罗的海水域航行。
红海GPS欺骗已达“危险等级”
通信巨头Marlink指出,随着胡塞武装在红海地区的军事活动升级,与之伴随的是GPS欺骗行为激增。这些攻击不仅造成船舶“超音速航行”或“在陆地上转圈”,更严重影响船舶的GMDSS紧急通讯能力,可能导致船只无法发送求救信号。
Marlink的数据显示,2024年7月,其技术支持中心平均两周接到一次关于GPS不可用的求助,而到了2025年7月中旬,单日接报次数已超过150艘船。
Gard还揭示,犯罪集团也在利用GPS干扰设备掩盖其非法活动。在港口及周边区域,通过干扰卡车、集装箱和船舶的追踪系统,盗窃高价值货物事件频发。
多系统比对与反干扰设备成为应对关键
专家建议,船东和船员应避免在遇到可疑信号时立即关闭所有系统,而应通过比较不同卫星系统(如北斗与GPS)读取结果,识别异常信号来源。Marlink正在开发可识别信号来源(空间或地面)的新技术,帮助船舶更准确地甄别真实位置。
与此同时,配备次级导航系统、抗干扰设备(anti-jamming)、地面支持联动机制等也被视为当前航运业的必要防御措施。
随着GPS干扰、欺骗和网络攻击成为地缘冲突和犯罪活动的“隐性武器”,全球航运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Gard和Marlink的警示无疑为行业敲响警钟:面对导航系统被人为操控的新时代,保障船舶安全不再仅仅依靠传统海图与雷达,数字化韧性与智能决策能力正成为关键。
延伸阅读:
GPS欺骗导致的船舶搁浅,船东还在保险保障范围内吗?
2025年8月7日,英国海损理算师协会(Association of Average Adjusters,简称 AAA)通过其咨询与争议解决平台发布讨论文件,聚焦一个日益突出的行业问题——传统海上风险(如船舶搁浅)与新兴威胁(如GPS欺骗)之间的交叉,以及这一现象在现代船舶险(Hull & Machinery)保单中因“网络除外条款”而引发的复杂法律与理赔挑战。
AAA主席 Chris Kilbee 解释称,GPS欺骗(GPS spoofing)是通过发送虚假的定位信号误导船舶导航系统,导致船舶获得错误位置数据,从而可能引发搁浅。在传统船舶险条件下,即便事故中存在航行过失,这类事件通常也会作为“海上风险”获得理赔。然而,随着保险公司日益引入网络除外条款,尤其是 LMA5403,理赔形势变得扑朔迷离。
LMA5403条款排除了“因计算机或电子系统作为造成损害的手段而引发或促成的损失”,这引发了三个关键争议点:
1.GPS欺骗是否属于“电子系统的使用”;
2.欺骗行为对损失的因果贡献程度;
3.保险公司是否需证明欺骗是以“造成损害”为目的而实施。
Kilbee指出,判定欺骗行为是否具备“造成损害的意图”尤为困难。虽然GPS欺骗本身会干扰航行,但保险人必须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损害意图。船舶所处区域的政治敏感性、风险等级等背景因素,可能会影响法院对意图的判断,从而决定网络除外条款是否适用。
他补充道:“证明欺骗者有损害意图的举证门槛很高,这意味着在理赔评估中,因果关系、船员行为以及网络攻击归属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不确定性。”
AAA认为,仅凭“发生了GPS欺骗”这一事实,保险公司难以直接援引网络除外条款;意图和因果关系仍是关键要素。然而,这种法律上的模糊性和举证压力,对保险人和船东都带来了商业风险。
该文件同时强调了**网络风险回购条款(cyber buy-back clauses)**的重要性。船东可通过额外付费,在原本因网络除外而失效的情况下恢复保障。这对于因GPS欺骗而发生的搁浅事故,尤其在无法明确归属攻击责任方时,可能至关重要。
Kilbee总结说:“GPS操纵已不再是理论风险,而是现实威胁,而且往往难以确定幕后操纵者及动机。这种情况造成了传统保障预期与广义网络除外条款适用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航运与保险各方,仔细审查保单条款,并明确在数字化影响下的海损事故中,启动或规避除外条款所需的法律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