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伦敦国际航运周期间,Capital Link举行的一场油轮圆桌论坛上,多位全球知名油轮公司高管谈及市场前景时一致强调,中国依然是全球油轮运输需求的关键驱动力。即便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基本面仍充满信心。
Norden CEO Jan Rindbo
中国占据Norden全球40%市场
自Norden的首席执行官Jan Rindbo直言:“中国进口约占我们市场需求的40%。过去十年,中国一直是推动市场的核心力量,如今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他强调,即便中国官方公布的增速降至2.5%,在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下,仍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增长水平。
NORDEN是丹麦的一家国际航运公司,成立于1871 年,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航运企业之一。公司总部位于丹麦希勒鲁普(Hellerup),并在新加坡、上海、安纳波利斯(美国)、里约热内卢(巴西)和孟买(印度)等地设有分支。 NORDEN 的业务分为 干货(Dry Cargo) 和产品油轮(Product Tanker)两大板块。干货船包括Supramax、Panamax、Handysize等类型;油轮板块主要运营中小型产品油轮。该公司运营369艘干货船和 94 艘产品油轮。
担忧的不是放缓,而是分裂
Rindbo进一步指出,他并不太担心中国的经济放缓,真正的风险在于全球经济可能被割裂为两个集团。他特别提到中美关系紧张,认为这是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的潜在风险。
“如果全球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经济阵营,对包括油轮在内的整个航运业来说,才是真正的系统性挑战。”他说。
中国煤炭需求量创纪录
多位嘉宾也谈到,中国的能源消费依旧旺盛。今年夏季,中国煤电发电量创下新高,石油消费量也保持在高位。
Frontline CEO Lars Barstad在发言中称:“中国依然是原油运输的最大需求中心,全球石油需求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即便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石油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据船舶经纪公司Gibson最新一期油轮周报显示,今年8月,中国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 7.6%,同时化石燃料发电量达到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夏极端高温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弥补水电发电量不足,凸显了中国在需求高峰期仍依赖化石燃料的现实。
另外,中国在本月恢复了进口美国原油后,美国原油上周出口量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库存减少逾 900 万桶,这充分证明了中国能源需求虽已放缓,但在规模庞大的情况下,依然需求巨大。
与会高管普遍认为,即便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快,石油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核心地位,而中国的持续需求将继续支撑油轮市场。
同时,印度正在快速崛起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但与中国相比,其市场体量和稳定性仍有差距。对油轮市场而言,中国依然是最重要的“锚”。
中国仍是话题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午场的圆桌论坛上并没有中国船东直接参与,但“中国”依旧成为讨论的核心。干散货、天然气、油轮等各个板块的讨论中,无论是市场需求占比,还是能源消费趋势,亦或是中美关系的地缘政治风险,中国都贯穿在对话的各个环节,且稳居讨论话题榜首。
这充分显示出,我国在世界航运市场中的关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