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海事大学发布了《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概述》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MEPC 83)上批准的关于建立"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VI修正草案,这是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中期措施中的核心内容。
参考阅读《改变现代航运业规则!IMO通过温室气体减排“净零框架”!》
报告对“IMO净零框架”的总体架构、制度设计、计算方法和配套法规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为船舶最经济性的合规策略提出重要建议,并分析了当前法规背景下船用替代燃料的未来需求情况。
报告在文末下载,引用需注意“免责和版权声明”
报告提醒称,IMO净零框架在2025年10月能否获得最终通过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国际社会已就建立海运温室气体强制性减排机制达成广泛共识,建立统一的国际海运减排监管体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防范监管体系碎片化、确保全球海运业实现有序可持续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报告建议各相关方前瞻性地开展IMO净零框架的技术经济要素分析,制定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合规策略和战略布局。同时,呼吁全球航运利益相关方以开放包容、建设性的姿态参与这一历史性进程,共同推动框架的优化完善与有效落实,为全球海运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IMO净零框架主要特点与功能
报告强调了IMO净零框架的技术与经济要素设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与功能:
GFI目标针对船舶而非燃料:作为目标型标准,它不排除或限定任何燃料种类与路径,燃料的合规性能主要取决于全生命周期(WtW)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可持续性表现及市场价格。
框架设计避免过度刺激低碳燃料(非ZNZs)需求:将此类燃料需求控制在满足基本GFI目标所需的适当比例范围内,同时通过二级补救单位价格为其价格上涨设置上限。
LNG燃料潜在优势:在不引入额外限制或歧视措施的前提下,如LNG价格与传统燃料油保持相当水平,且能实现显著低于燃料油的排放强度,则在2035年前LNG燃料的最终合规成本将最为经济(仅考虑燃料自身成本)。
ZNZs奖励机制:奖励范围原则上涵盖技术、燃料和能源,奖励资格主要基于燃料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强度和其他可持续性指标。此外,MEPC可能视情制定"白名单",为暂时无法满足阈值要求但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零或近零解决方案提供获得奖励的机会。在成本显著降低前,ZNZs的市场竞争力高度依赖奖励力度及方式。虽然奖励细则尚未最终确定,但预计将能确保ZNZs与低碳燃料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双路径合规策略:框架引导船舶在两种合规路径中做出选择--一种适用于近中期绝大部分现有船舶,选择刚好满足基本目标,并通过购买一级补救单位(Tier 1RUs)来平衡与直接合规目标之间的差距;另一种适合转型先行者,选择使用大比例ZNZs达到远优于直接合规目标的GFI水平,通过SUs转让收益和ZNZs奖励实现更低的最终合规成本。
IMO净零框架的总体架构
报告介绍“IMO净零框架“主要包含两类核心措施:
技术措施:要求船舶逐步降低燃料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强度(GHG Fuel Intensity, GFI)。该指标以单船为评估对象,通过船舶在一个日历年内平均单位能耗产生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衡量,计量单位为gCO2eq /MJ;
经济措施(体现在两方面):未能达到GFI目标的船舶将产生合规赤字,根据合规赤字种类的不同,需要通过从其他船舶或本船历史积蓄中获取SUs来平衡,或者通过向IMO净零基金购买一级或二级补救单位(RUs)来平衡。此外,使用ZNZs并达到直接合规要求的船舶还将获得额外经济奖励。
为确保整套措施有效实施,IMO将建立三大支撑体系,作为传统"船舶/船旗国/港口国"履约监督机制的补充:一是GFI登记平台(Registry),用于记录和追踪合规单位的转移及船舶合规状态;二是"IMO净零基金"(IMO Net-Zero Fund),负责接收、管理和分配资金收益;三是船用燃料可持续性框架,通过第三方认证体系对船用燃料进行可持续性认证。
引用图片(不得以商业目的)需备注来源:
《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概述》
船用燃料温室气体强度(GFI)目标
对于船舶减排的目标,IMO净零框架为船舶设置了两级GFI目标体系:基本目标(Base Target)和直接合规目标(Direct Compliance Target)。目前,IMO仅确定了2028年至2035年期间的GFI目标。
报告指出,IMO净零框架中的GFI目标呈现 "近中期加速,后期放缓"的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能源转型过程的基本特征相符。
相较于欧盟单边船用燃料标准(FuelEU Maritime),IMO在2028年设定的基本GFI目标与欧盟2025年至2029年的目标大致相当;但是,从2031年开始,IMO的基本GFI目标便开始显著超越欧盟的要求,其严格程度达到欧盟标准的2-3倍。
引用图片(不得以商业目的)需备注来源:
《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概述》
船舶合规策略
引用图片(不得以商业目的)需备注来源:
《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概述》
报告根据温室气体减排性能和市场价格将船用燃料分为四类,并通过案例演示了不同合规策略的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报道总结称,IMO净零框架中的温室气体定价机制 实际上引导船舶在两种主要合规路径中进行选择:
恰好达到基础目标合规目标,适合绝大多数现有船舶
恰好达到基础目标要求,通过向IMO净零基金购买一级补救单位(价格为100 USD/tCO eq)来弥补与直接合规目标之间的差距,这是近中期内适合绝大多数现有船舶的最经济合规选择。
优于直接合规目标,适合小部分转型先行者
大比例使用ZNZs,实现远优于直接合规目标的GFI水平,同时获取SUs转让收益和ZNZs奖励,从而获得更低的最终合规成本,这是近中期内更适合转型先行者的选择。
报告也强调,在实践中,燃料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燃料价格波动趋势、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可能随政策调整)、可持续性表现(如不同来源CO2原料的认可度、第一代生物燃料的接受度)、航线特征以及替代燃料和配套设施的可获得性。对于ZNZs燃料,还需考虑其奖励标准、方式和力度(将在导则中明确)。从船队整体角度,需要合理配置不同策略。新造船舶则需要权衡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及在不同燃料路径间切换衔接的可能性。
点击链接下载报告,或联系邮箱zhanghan@xindemair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