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泾港区老码头升级改造,助力上海港能级再提升 上海航运 2023-01-29 11:42

位于长江口的宝山罗泾码头,曾经是上海港煤炭、矿石运输的主要港区,如今正迎来升级焕新。春节期间,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施工不“打烊”,到今年底将建成2个10万吨级码头,年吞吐能力预计达260万标准箱,助力上海港能级进一步提升。

长江口的罗泾码头,“航工桩七”打桩船吊起一根50多米长的管桩。一锤锤打桩声中,管桩一点点沉入江底。一旁,另外两艘打桩船也在同步作业。中交三航局项目生产经理陈翠良说,这几天,他们一直保持这样的施工节奏:

“春节期间全部是打桩作业,三条船开足马力。年初八开始以后,结构就开始一起做了。确保今年6月底,把所有2521根桩基施工顺利完成。”

罗泾港区项目是对老码头的一次“升级扩容”。中交三航局项目经理葛锋走上引桥,指着一排排露出水面的桩基说,这里原来就是一部分煤炭码头,拆除后会被改建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

“原来它主要是运输煤炭装卸使用的,拆除工作在去年11月份已经完成了,拆除800多根桩基。现在在老的位置上,上游建成10万吨级码头,内侧还有一个1万吨的码头,是新建的。下游还有一个10万吨级码头。”

拆除、保留、还有新建,又要在水上作业,给施工带来不小难度。葛锋说,由于在江底的淤泥里,还保留了部分老码头的桩基,因而在打入新桩时,就需要避开老桩、“见缝插针”。为此,他们采用了数字化手段,给水下的桩基进行三维建模。

“老码头拆除以后,它的桩很密。我们就要在这个缝里面去打桩,打桩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我们前期通过测量技术,把老桩的平面位置、扭角、斜率都进行过测量。然后把老桩、新桩全部通过三维建模,放在一张图上,去规避碰桩的风险。”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在去年底开工,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工期紧、任务重,因而今年春节,项目上共有50多人留守,保障连续施工。在项目一期建成后,罗泾港区的年吞吐能力预计将达到260万标准箱。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说:“在明年这个时候,码头的一期能力就能形成,以内贸为主,兼顾一部分外贸。整个服务内循环、服务城市发展新的需要,包括服务广大沿江腹地的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而在罗泾港区的未来规划中,还将进一步升级改造,预计将总共建成5个7到10万吨级和13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每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0万标准箱,并部署自动化码头智能运营管控系统,进一步提升上海港区的整体运输能力。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一篇文章,彻底了解,渤海远洋!

信德海事网2025-08-22

恒力重工,不可思议(Unbelievable)!

信德海事网 韩煬2025-08-21

渤海远洋+华光海运,成立联营池公司+进入新领域!

信德海事网2025-08-21

加码中国!全球最大汽车航运公司运力东移

信德海事网 张岚旭2025-08-21

新质领航,潜动未来,行业瞩目的2025半潜船高端客户推介会成功举办

信德海事网2025-08-21

太猛了!安通控股,上半年净利飙升231%

信德海事网2025-08-20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