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说说船舶“压舱石” 信德海事网 2020-10-16 09:05

疫情三部曲3---从疫情说说压舱石

引言:头两年《大副那些识儿》初稿时,新闻老是讲 “经济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现在疫情,又看到媒体说“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稳就业是保民生的压舱石” “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压舱石”……。不时地能看到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压舱石” 。这都是很好的比喻,但是在咱中国,这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大多数老百姓不一定理解。甚至航海人也不一定能理解多透彻。

本文借着疫情和压舱石的由头, 先用“三位一体”对全文做铺垫,再用“古今中外”展开航海常识的探讨,最后用“匠心传承”做为画龙点睛的核心,随便科普了一下压载石那些事。

三位一体

一个事故   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力,先说一个“压舱石”导致事故的例子,如下图汽车船COUGAR ACE号的倾覆(图源自网络)。此图中间偏上盘旋着一架红色直升机,那是USCG安排去救援的,由此可以大致地感受船舶的大小。实际上具体的数据是船长200米,宽32米。

空红色救援直升机,和倾覆的200米长的COUGAR ACE号

倾覆的COUGAR ACE号, 你和她对着脸viewed from the bow

事故具体是这样的。2006年7月23日,“COUGAR ACE”轮从日本横滨开往加拿大范库弗峰途中,在阿留申群岛海域附近,船上对压载水进行调整时,由于过多排出底部压载舱的海水,导致船舶稳性不足,加上海浪缘故,在海面上发生严重倾斜。USCG(美国海岸警卫队)直升机将23名海员全部救起。现在这条船快30岁了还在运营, 1993日本造的!

当时的23名海员,有2名新加坡人,8个缅甸人(Myanmar按音标 [ˈmjænmɑr] 该读成“棉…麻”,实际听老外说也是把mian拖长音,棉…麻,不知道为什么翻译成缅甸),13个菲律宾人。拉了4813辆汽车,60%的汽车是Mazda3s, 30% 是CX-7 SUV,就按3S售价15万一辆,CX-7售价 SUV30万一辆,这得多少钱了?口说没有感觉,再来几张图片,权当做个参考。

当时的报道也说到了价值---- US$91M,91个百万美金,9100万美金,接近一亿美金了。如下:23 Crew & US$91M of Cars In Jeopardy,The Cargo Letter For July 24 2006 - 23 Trapped Crew!

654ft. Singapore-flagged Mitsui O.S.K Lines car carrier M/V Cougar Ace, Japan for Vancouver B.C., Canada with 4,813 automobiles & 22 crew -- sent SOS late July 23,suffered 85 degree list (press says 90 degrees, but that is hard to do) in N. Pacific, 230 miles S. of the Aleutian Islands.

One crew has broken leg, but no other reported injuries at this time -- crew wearing survival suits. Vessel taking water. 378ft. U.S. Coast Guard cutter USCGC Rush (WHEC-723), Web feature, from Hawaii is in Alaska waters & beating to scene. U.S. Coast Guard helicopter, two U.S. Army Pave Hawk helicopters, two refueling planes and a U.S. Air Force C-130 plane arrived from a U.S. Air National Guard base in Anchorage -- helicopters hoisted stranded all 23 crew members to safety. Dramatic Rescue! Bravo Zulu! Heavy seas. Things do not look good. (Mon. July 24 2006)

划拉一下屏幕,再看看倾斜的“COUGAR ACE”轮调整压载水(其前身就是压舱石)的事故。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压载水(压舱石)万一搞不好,那是会导致翻船的。

一个报道   翻船的例子不常见,压舱石三个字在生活中还是挺常见的。你要是注意到压舱石的翻译,就好玩了。下面挑出的都是官方的版本,请看下面:

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When the US and China work together, we can be an anchor of world stability and a propeller of world peace。

中俄两国之间的战略协调超过了双边层面,成为了守卫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压舱石。Strategic coordin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which goes beyond bilateral level, serves as the ballast to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这两句话,有的把压舱石翻译成了BALLAST,但是没说STONE的事。有的干脆意译借用了“ANCHOR锚”这个航海专业词语,翻来覆去离不开航海常识。

但是,哪怕国字号的媒体,用这些航海专业概念的时候,也难免解释的不到位。比如下面:

国字号的媒体的报道

文中“为了使船能经风浪而不翻,他们会在船的底部放几块大石头来‘压舱’”这句话是对的。包括下文-------珍惜中菲关系的“铺路石”,打造新时期的“压舱石”-----也说的很好。

“等返航时则将这些压舱石留在了菲律宾”,从航海上来说,就不大对劲了,卸完丝绸茶叶之后,按说返航时应该放更多的压舱石。如果不是这样,就只能是拉了更多的别的货物返航。

当然,用到“专业词汇”的时候,咱也不能对报道这么吹毛求疵,文章写到这个份上,能看出来作者还是对压舱石等概念做了功课的。你们航海人都弄不明白的概念,我非专业人士,凭什么弄明白?所以,我也萌生了更多想法-----如何给更多中国人普及航海常识。航海人自己理解透了,再用最通俗的方式,让老百姓了解,这是个大工程,走着看吧。我想得航海正能量不外乎这两点:让业内人士的新手上路,让业外人士知道航海怎么回事,总之,让航海光荣伟大,让航海人光荣伟大。吼吼,低调点啦。

一个流程  上文说到,船舶空载的时候,必须压水以保证船舶足够的吃水和稳性,否则船就翻了。但是呢,装货的时候,又必须排空压载水,以保证最大的装货量。散货船在运营中,不是装水就是装货,在装水和装货中循环,具体可以用下面的一张流程图来示意。

 

压载水操作循环图  

上面的“一个事故,一个报道,一个流程”,三位一体。分别说着“压舱石的重要性,常识缺乏的严重性,流程简图算是科普性”。下面则是随便找点古今中外关于压舱石和关于航海的东西,展开探讨。

古今中外

古代的压舱石  压舱石这个流程,不是今天才有的,有了船就有了压舱石,有了压舱石就有这个流程。古人对水用的还没那么顺手,没有泵和管路等设备。没装货的时候,就用石头把船压稳,这就是压舱石最原始的意义。其实不光石头,其他密度大的如沙子啦都做过压舱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造船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水才是最方便的压舱石,所有有了现在船上的压载水ballast water。压舱石走下了历史舞台,压载水出现了,但是他们的功能一致,都是船舶安全运营的必须手段,

六百年前郑和的巨型船队,他的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时,就是在舱底铺上砂石, 使船只在惊涛骇浪中能平稳运行。当年的船只,多是南京龙江船厂建造的,在其遗址中,还发现过并排摆放的6个石球,最大的直径15厘米,最小的只有3厘米。这些石球的功用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船上火炮的炮弹,也有人说是宝船的压舱石。

·稳的原因就是这个“稳”

咱农耕文明,历史原因,对航海一直不够重视,航海文化更不为大众所知。具体到这压舱石,也不怪大多数老百姓不理解它的意义。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也有压舱石的例子的,三国太守陆绩为官清廉,任满还家乘船时,因家当太少,船吃水太浅无法航行,只好搬来大石压舱。这块“压舱石”被后人收藏,称为“廉石。

三国太守陆绩的“压舱石”

航海的故事,航海的常识,我们也并不是没有,而是做的太少,这些对国人是个比较大的空白。这方面的东西,没有尽头,一辈子搞不到头,没有尽头不是颓废放弃的理由,却正是进步探索的由头。正是因为没有尽头,才有了更多乐趣。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万事万物都指望“仲尼”,你要累死老人家?再说了,万事万物都有了“仲尼”,还要我辈干什么呢?

万事万物都有了“仲尼”,还要我辈干什么呢?

今天的小姐姐    古代有例子,现代更有例子,前段时间的网红---西安的不倒翁小姐姐,就能很好地解释压载水(压舱石)。

众所周知,不倒翁的原理和关键就是重心低。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不倒翁在竖立状态时,重心最低。当我们推它时,不倒翁偏离平衡位置,重心被升高了。为了稳定,重心总是要回到最低位置(即竖立状态),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还有就是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所以,不倒翁必须是“上轻下重”的,上面可以是纸糊的,下面得是实心的水泥的。

大唐芙蓉园里,漂亮的小姐姐裙摆挡住了底盘,重重的底部。网上也有农村用大铁锅做的“不倒翁小姐姐”,坦诚相见的,一个原理。小姐姐也就100斤吧,优美地不倒,要是300斤体重的奥尼尔站上去,立马就倒了。这就是“上轻下重”。

不倒翁小姐姐·山寨版看清了 “头轻脚重”

看看不倒翁,才知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是很危险的,不稳定的。动画片里的“大头儿子”也是比“小头爸爸”更容易摔倒的。

这个时候,再看前文“压舱石”的比喻,更能形象地理解其中的厉害了。船舶拉货的时候,重心降低了。空船的时候,就麻烦了,重心太高。就像墙上芦苇一样,像踩高跷一样,站不稳,要摔倒,要翻个了,极其危险。头重脚轻了,那怎么解决?

为了防止翻船,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往船舱的最低层放石头,以降低重心。重心降低了,船就稳了,就不翻了。古代人往船底层装的石头,就是“压舱石”。现代人,往船的底层装水,这就是“压载水”。

从航海慢慢引申到生活。压舱石做的各种比喻就是说,没有这玩意儿,要坏事的,压舱石就像万丈高楼的地基,就像百米大树的树根,就像一串0前面的那个1。没有了压舱石,就要GAME OVER的。

压舱石的不倒翁原理,还带来了武术发展(偷笑一下)。张三丰研究太极拳的时候,就有不倒翁刺激的灵感。古代三朝元老四朝元老那种政坛不倒翁,也是不倒翁的延伸意思,也有“重心极低”的原因,人也是把自己放低,才能不倒,不是吗?

张三丰研究太极时玩不倒翁·古人的压舱石

大学的校训    压舱石不是中国人独用的,那个靠航海成就霸业的日不落帝国,说起来航海方面的比喻,大多数老百姓应该都能理解了,头些天看到一个新闻 ,觉得很有意思。

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写道,“学校的校训“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1908年开始使用),意思是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庇护。我们承认,这一校训和英国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关。我们不否认那段历史,也不对其进行定义。我们于2020年将校徽更新,不再使用这一校训,也不会在任何资料上再使用。这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对支持建设多元化和包容性社区的承诺。”

9.11后美国把Security塞进SOLAS的XI-2       前校徽(左)、新校徽(右)(图:帝国理工官网)

老校训说的“科学”,范围太广太笼统。具体说来,帝国荣耀和庇护都是靠航海发家的。科学的发展,罗盘啦,测绘水平啦,航海技术的进步啦,让他们从世界各地奴役人民,掠夺资源,才成就了帝国的霸业,才有了帝国的荣耀。当年说这话,是实话实说,现在不好意思这样说了,不说了但也不否认历史。面对当今主流的看法科学是为了追求真理,这话有点过时了,说的过分了,自己抹去了这句话。

当年校训都写到这了,还经过女王批准的。可见,航海文化在那里是多么深入、多么持久、多么高端。

儿童的卡通    疫情期间,陪孩子看《小猪佩奇》,这部风靡全球的英国动画片,里面也是小猪佩奇就想当船长,狗爸爸是船长,猪爷爷是船长。

小猪佩奇想当船长

这是英国出的动画片,从娃娃抓起的航海常识。荷兰英国西班牙欧洲列强无一不是航海强国,亚洲四小龙哪个不是外贸强国?其实,就连如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航母最多的国家,海洋技术最强的国家。总之一个国家如果强大,她的航海不可能落伍,反之,航海落伍的国家也不可能太强大。咱国家也喊出航运强国,一带一路,也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航海强国才是一方面,人家对海员更是尊重,特别的恭敬,船长的英文CAPTAIN就可见一斑,captain英文有“船长;机长;上尉;首领;海军上校”等意思。更多时候,官方表述时候,比如公约里面,人家还用另外一个词语MASTER来称呼船长。

专有的名词   Master是什么意思?并不是仅仅指“船长”这一个意思,同时还有“大师;主人;名家;硕士”等意思。这种恭敬不仅停留在称呼色表面上,我之前一位船长欧洲休假,听他说那个过程。一路上各色人员对MASTER开车门,提行李,点头哈腰,等等,极尽礼遇,那也是那位船长航海生涯的最美好回忆。同样,也有船长遇到过类似礼遇,在加拿大偏远地方休假。远超国人能想象的礼遇。

说到MASTER,不妨看看电影《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的绝地大师们。好比在所有绝地武士中地位最高,公认的绝地武士首席---尤达大师(Master Yoda,还曾译:犹大、犹达),看没?英语就是尊称的MASTER。而且,你看老外翻译的中国老祖宗孔子Confucius老子Lao-tzu庄子Chuang Tzu等的著作,也多用master来尊称。

《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的Master Yoda

更多的作品    可能美国没有历史,只能幻想未来,电影表现得尤其明显。未来题材的太空啦,飞船啦,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等电影,都会用到航海的专有名词,不仅是因为航海和航空都有CAPTAIN,还都有FULL AHEAD,HARD APORT等专业概念,也应该是生活常识概念。

人家美国也不是拍不出近代题材,好比TITANIC,经典还专业。当然,咱这两年也有进步,武侠啦穿越啦也不大播放了,科幻竟然也杀出来一条血路,比如我们济宁人郭帆拍的《流浪地球》就是难得的科幻类卖座片了。

影视作品甚至文学作品,都为了各自目的在服务,所以传播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方面。那些和船相关的人物,多是生活依然水深火热的社会底层人民。比如《悲惨世界》开头出现冉阿让的镜头,数不清的纤夫在风雨中拉动巨轮。小学学过一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副列宾的名画虽然是俄罗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让人看到的悲惨世界。因为极具正义感的列宾,想要通过一幅画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和对社会的不满。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我们小时候有首歌《纤夫的爱》,“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荡悠悠的纤绳太浪漫主义了,这首歌曲的流行都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倒是《水手》这首歌,更好一些,看那歌词,多么正能量,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还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说到一位老船长,感觉意蕴悠远。

还有本通俗小说出身却成了名著的《基督山伯爵》,也比较正面。这本小说的大概情节,可以这样简述:大副受船长委托,给拿破仑的人送信,遭到人陷害,被打入黑牢。狱中学了各种知识,还得到一个秘密-----基督山岛上有一批宝藏。多年后,大副越狱寻宝,成为巨富,化名基督山伯爵,还水手辛巴德等等,报恩复仇。

《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和前面说的雨果两大作家的父亲,都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但是大仲马这个故事显然更有吸引力,要不也不能连载了两年多。大仲马的地位其实还有点尴尬过,有点像金庸老先生在华语圈一样,销量口碑不错,貌似难等有些人的大雅之堂。而且自己私生活有点乱“最成功的作品就是小仲马”,对的,就是那位写了《茶花女》的小仲马。然而艺术人生,还真难找出私生活非常严谨的大家,或许他们需要的是刺激。

韩寒说“你可以轻易地学托尔斯泰得个性病,但是你永远学不来他的战争与和平”,多改进自己的缺点,多放大别人的优点,咱们能惊喜地看到:大仲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成功逆袭,把那些所谓大雅的人熬下了。个人认为,多年之后,金庸先生也会名垂青史,而看不起他的那些所谓雅人会被历史吹的烟消云散。当年红楼梦金瓶梅都还被列为禁书,不够高大上呢,如今呢?不管俗雅,主要靠作品说话,让历史评判,而不是一圈人在那里故作清高地叽叽喳喳。《基督山伯爵》成了全世界通俗小说的标杆和顶峰,也用他的故事传播着航海的一丝东西。

国外航海方面的常识,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都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了。或许不仅仅咱的航海文化不够,反正我看泰坦尼克都看迷糊了。

《泰坦尼克》操舵的迷惑  相比小说,其实电影《泰坦尼克》这种影视更容易传播航海的知识。高中时候,学校组织去看过这部经典。当时感兴趣的完全不是航海,甚至都不知道航海这个专业。多年之后,再多次 回看,其中有一个问题,让我迷惑了好久。

当时船舶发现冰山之后,大副下的舵令是:Hard a starboard右满舵,那个舵工明显地往左打的舵轮,莫非操反舵了?船头终于左转时候,大副还YES点头,说明舵工没搞错啊。

《泰坦尼克》遇到冰山时,大副下舵令。电影截图

下一个镜头,大副再喊:Hard a port左满舵,舵工却是往右打的舵轮。伟大的舵手毛主席都说“大海航行靠舵手”,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肯定配备的不是最差的舵手。再差的舵手也不可能连续两次操反舵啊?

《泰坦尼克》终于转向时,大副满头冒汗地YES。电影截图

那说明,舵工是没搞错的。可是?电影里这个操作和我现在船上实际操作相互矛盾啊。

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操船,说左满舵,就像把汽车的方向盘往左打死,转到底。同样,右满舵,右打死。莫非1912年的操舵系统是完全相反的?左满舵,右打死?

再仔细查查资料,还有更早的历史背景和对现在依然有影响的法令。

1840年(鸦片战争哪一年来?),伦敦引航工会起草了一套航海法令,于1846年由英国国会批准。其中规定,汽船在狭水道相遇,要求都操左舵(舵柄向左操,实际上舵叶向右转,船首也向右转)互从他船左舷通过;汽船以不同航向交叉相遇存在碰撞危险时,都应操左舵(向右转向)互从他船左舷通过,这就是所谓的“左舵规则”(The Port Helm Rule)。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经英国政府提议,1914年在伦敦召开第一次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929年召开第二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会议。会议接受了操舵和舵令应采取直接含义的建议,即右舵应指“舵轮向右转,舵叶向右转,船首也向右转”。不是电影不严谨,是因为那个时候操舵装置是操左舵使船舶右转,操右舵使船舶左转。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编剧是很严谨的哦!(资料来源:知乎   作者:夕阳武士)

1840年的那个规定有个缺点,容易迷糊,操左舵竟然是往右转,不好。所以1912年TITANIC出事后,改进了,左舵就左转,别那么复杂。

越改越简易,越人性化,越好理解,这是正确的方向(又不是高科技,犯不着让大众迷糊,装高大上)。我人为整个航海都该像这次改革学习,也朝着更简易的方向发展,才是正路。我自己就叨叨过  “总吨”改成“总镫尺”等等。凡是让人迷糊的,都有问题,都该改进。好比说2020年这个肺炎,最开始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就烦人,改成新冠肺炎,挺好。

1840年的规定也有个传承,直到现在。今天我们两条船在海上相遇,还是各自右转,互从他船左舷通过。这就像我们二人过一条窄路,都往右边侧身一下,都靠右走,就过去了。也像国内开车的“左舵靠右”,大路通天,各走一边,各自靠右,平平安安。

由于飞机轮船的左舷都是红灯,右舷都是绿灯,我们再交流中也就有时候会就说“左对左通过PORT TO PORT”,或者说“过红灯,RED TO RED”。这个规矩,传承至今,避免了多少事故?善莫大焉。

匠心传承

影视的传承  对的,就是鸦片战争那年,伦敦引航工会定下了一条航海的规矩,迷糊的规矩被1912年的思考后改正,但是其匠心精神,传承至今。

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是个耻辱,人家就是因为航海技术的发展,才有实力大老远地欺负到你头上。看看鸦片战争至今,人家又又多少大发明?而我们呢?发明了多少?还口口声声四大发明,古人的智慧啊!就没传承下来古人谦虚谨慎的作风吗?好在,已经看到了航运强国,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包括疫情的现在,全世界唯一能控制的如此成就!!

上面刚说了美国科幻厉害,其实咱也有了硬核科幻《流浪地球》。电影也不少航海常识,不仅驾驶战舰和驾驶船舶类似,术语类似,有个传承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有报道说:刘德华没参演没投资,电影为何最后要特别感谢刘德华先生?

原来,当年刘德华推出过一个扶持新导演计划,帮助了很多人,其中也帮宁浩实现了梦想,《疯狂的石头》、宁浩、黄渤、徐峥爆红。 后来,宁浩做大了,也学刘德华,推出了自己的扶持新人计划,《我不是药神》郭帆的《流浪地球》都是宁浩帮扶的作品。

“刘德华扶持宁浩,宁浩支持郭帆”这个循环,让我看到了演艺圈的传承,鼓励支持提携后来者,这很正能量。

“刘德华扶持宁浩,宁浩支持郭帆”

文学的传承  看到娱乐圈这个故事,我想到了文学圈的故事。

李敖大师经常说,胡适之先生晚年最爱引用的一句话“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大致是说交朋友要交比自己有学识的朋友,来增强自己,求士应该求那种使自己名誉不朽的人。

胡适经常帮助年轻学生们。当年很多认识不认识的,在国外国内求学难以维持生计的知识分子,都给适之先生写信,请求帮助,而适之先生从未吝啬过,即便后来自己生活难以周转,也没有拒绝。

有一次李敖写信诉苦,胡适先生给他寄了1000元支票(当时是大钱)。其实这样看来,很多学生未必比适之先生有学识,但是适之先生还是给予帮助,像对待朋友一样。

17岁高中的李敖,就结识毁誉满天下胡适(1952年)

多年之后,李敖用另一种方式还钱,他专门在北大捐款35万用于给胡适塑像。可是给胡适塑像,目前还不太现实,北大要退钱,李敖还不要了,只是说“什么时候北大想通了就什么时候立。”

航海的传承   扯这么远,其实我想说航海上的传承。

1000多年前,韩愈的《师说》有道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凡事都有个学习,都有个传承。1000多年过去了,仍然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啊。

人家艺术圈,文学圈都有美丽的传承。我就遗憾地发现,现在航海的传承做的很不够,做的很不好,甚至基本没做。很少有前辈真心实意地指导后生,即便凤毛麟角有几位,也没成系统,没有足够的准备,只是心血来潮,点拨几句。传授的积极性不够。

反过来,更很少有后生毕恭毕敬地请教前辈,没有那种师承传授。都有一种熬资历的心态,总觉得到时候就会了,提职了,做到那个职务了,就会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航海前辈们有的穷极一生,现身航海,他们大把的经验,要是没留给后人,这是多么大的遗憾?非常大的遗憾!整个航运业,航海界巨大的遗憾!

也不是说一点点没有传承,大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步的。只是这个传承,没有系统化,没有正规化,我搜集了很多国内国外国企私企的SMS文件,没有一家强调船上的“传帮带”这种传授。

在我看来,甚至ISM Code都应该直接加上一段,大意就是说,任何一个职务的海员特别是船长,都有义务去指导自己以下任何一位海员的业务。强制性地规定,某海员上船一个月之后,如果这名出现任何业务方面的不适任,直接是上级的责任。休假不是船长老轨对下面评价打分,相反,就“传帮带”来说,应该是下面的职务给更高级职务打分。

航海是彩虹?还是昏暗?

尤其在眼下疫情之下,特别是普通船员也越来越难找,指望原来那种不合适就炒鱿鱼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派员公司也找不到更熟练的了。怎么办?船上多培训啊,本来航海就是实操性更重要的行业,船上一个月了,这名水手啥也不会?水头没教?大副没培训?船长没指示对其培训?万一有那种一天三顿小酒喝着,教他都不学的,那确实烂泥扶不上墙,别说一个月了,3年也不会上路子,那该按程序走了。不过,既然上船的,绝大多数都是想好好干的。

再有一条,公司要鼓励每一名海员写点业务方面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船上都知道很多事情是不想让老板知道的,就算能让老板知道的,写出来之后,这都是宝典。今天的错误,明天不会犯,你的错误,我不再犯,马士基的教训,KLINE不再犯,十年前的教训,今人不再犯……,其实好多通函都是这个目的,可是太官方,太高大上,民间的经验,有时候也有大用处。

好多事情,我们做的还不够。有些事情,也不能都做完。

好好地传承   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有一集讲:好事不要都做完!有人建议要挖武则天的坟,这里面可能有好多宝贝。当时周总理说:所有的好事不要被我们这一代人做完吧。意思就是说留一点给下一代人吧,所以武则天的坟到今天都没有挖。

我们发掘了明朝十三陵里面的定陵,万历皇帝的坟,又要发掘秦始皇的坟,可是武则天的坟一直没有挖。周总理讲好事不要做完吧。代表保留一些余地,保留一些筹码,保留一些机会给下一代,或者给我们的未来,所以呢它不是一个坏的思想。

周总理这里讲的也是传承,把好东西传下来,而不是做绝。还有一点,好事不要做完,但是也不能不做!对航海来说,我们航海方面,不光传承少,文字少,视频少,不光没做完,好多事情还没做。------比如,一个“压舱石”都不能普及给大众,都让国字头媒体用错。这是整个航海业内人士该检讨的地方。

区区一介船夫,我有自己的想法,也自认为发现了整体的问题,然后我在做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解决这个问题。自知水平和力量不够,所有我喜欢将想法化为文字,并呼吁更多人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当中。这是传承,也是创新,这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让航海人的业务更精专,心态更积极;让非航海人士知道更多航海常识。我所自豪的就是自己这股精气神,一以贯之地在实践,在航海传承的路上,以我的方式前进。航海人的匠心传承,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疫情当前,大国担当,我们以人命为本,成就了世界抗疫史上的奇迹。目前的恢复经济次序,需要大国工匠,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承好自己的事业。

由此说来,本文说压舱石的故事只是引子,疫情也是由头,我只是想再吆喝一声,伟大的航海事业,我们做的还不够,海员自身的提升,航海科普的开展,路都很长。“匠心传承,内提业务,外做科普”就是航海事业的压舱石,让我们一起努力,共襄盛举!!

话题再宽泛一些,读过本文,作为海员的你,是不是更理解了“压舱石”是怎么个回事?不是海员的你,是不是对航海也有了一丝丝了解?不管你是谁,我都在努力,敬请你关注,航海方面的常识,会更多地向你普及。

找准方向,我在努力,就在这里,你在哪里?

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

孙士森 于青岛黄岛

信德海事网,专业海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点击此处订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信德海事网仅转载,免费分享给大家,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因此而产生的法律纠纷,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如涉及侵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警惕索马里海盗再现江湖!——再谈防海盗三部曲

信德海事安全2024-03-21

索马里海盗回归?20名海盗600海里外劫商船!

信德海事网2024-03-14

黄金安全规则-图文并茂(之三):分心玩手机有搁浅有殒命

信德海事网2024-03-12

“最近陆地”不是“陆地”,是领海基线

信德海事网2024-03-12

黄金安全规则 - 图文并茂(之二)

信德海事网2024-03-12

突发!南美集装箱港口激烈爆炸!

信德海事网2024-03-12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