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海运迈入“大造船”时代:拟引入Megamax船型、2032年运力冲刺130万TEU,全面应对全球贸易重塑
阳明海运正加快船队扩张与结构优化步伐,全面进入“大造船”时代。该公司董事长蔡丰明博士近日公开表示,公司已制定明确的中长期造船计划,目标是在2032年前将整体运力由现有的71万TEU扩大至110万至130万TEU,增幅至少达54%,不仅稳居百万TEU俱乐部,更有望在联盟与全球航运竞争中取得新优势。
将首度引入2万箱Megamax超大船型,改变过往谨慎态度
据台媒报道,阳明海运董事长蔡丰明博士近日在一场媒体简报会上正式披露,公司已制定中长期造船扩张计划,计划到2032年将船队运力从当前的71万TEU扩大至110万至130万TEU,增幅高达60%。
阳明此前长期未涉足2万TEU以上的超大型船舶领域,是Premier Alliance(由阳明、赫伯罗特、ONE与长荣组成)中唯一尚未配置Megamax船的成员。蔡丰明坦言,这直接导致公司难以享受单位运输成本降低的规模红利。如今,随着公司船队发展战略的更新,阳明正积极考虑订造20,000 TEU甚至更大级别的船舶,以填补运力结构的关键空白。
这类Megamax级船舶多为400米级别,最新的Neo-Post-Panamax船型也可实现1.9万至2.2万TEU装载能力,虽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但适合亚欧主航线密集部署。对阳明而言,将此类大型船型纳入船队,不仅意味着运力跃升,也有助于联盟内舱位优化与成本协同。
没有中国大陆造船
阳明高层指出,公司多年来所有自有船舶均由日本、韩国及台湾船厂建造,旗下在中国建造的船舶均为租赁船,不属阳明所有。因此,即便美国实施针对中资背景船舶的港口附加费用,阳明受影响程度极低,船队运营基本不受波及。
据台媒报道,在美国近期针对中国船队施加靠港费用等歧视性政策的背景下,这一“非中造船”特征将成为阳明的一项重要战略安全缓冲,有助于其在中美贸易战下保持稳定运营。
船队现状与扩张节奏:最快13艘新船已获董事会批准
美线强劲回暖,欧洲仍低迷,亚洲“热络但量小”
蔡丰明指出,当前美中贸易关系有所缓和,阳明已新增美线航班应对需求激增,近期装载率维持高位,货运舱位几近全满。他特别提到,美国零售库存偏低,叠加消费品补货压力,正推动美国线运价与需求回升,阳明有望自第二季起走出营运低谷,下半年迎来传统旺季。
相较之下,欧洲航线需求仍显疲软,而亚洲区域内货量虽然不大,但交易频繁、活跃度高。整体而言,阳明将持续动态调整运力配置,聚焦盈利优先。
红海与俄乌风险应对预案已备妥
面对持续的红海危机,阳明维持审慎态度。蔡丰明指出,即使危机快速解除,主航线全面恢复仍需2至4个月,乐观估计也要至2025年第四季或2026年初才能稳定通行。另一方面,阳明已完成乌克兰与俄罗斯复航准备,一旦制裁解除,即可迅速恢复相关服务。
阳明的全球棋局,正借“造船”与“造势”双轮驱动提速
在美中局势缓和、红海危机持续、绿色转型压力加剧的当下,阳明海运正以实际行动回应全球航运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从运力规模的跃升到船型结构的升级,再到市场策略的灵活调整,一场关于航运企业“规模+布局”协同进化的变革,正在阳明船队中发生。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