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船厂注意了!今年这类船可能大量进坞坞修
Capesize和Newcastlemax干散货船市场将迎来一波“坞修潮”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2020 Bulkers首席执行官Lars-Christian Svensen正式宣告:“Capesize干散货船的坞修行情已经开始。”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全球Capesize及Newcastlemax船队中大量船舶即将或已经步入15年船龄大关,行业将迎来密集的法定特别检验周期,大量运力或将集中进入船厂进行坞修。
干散货巨轮“抢坞”潮来袭
据2020 Bulkers测算,仅2024年一年,就有超过10%的Capesize和Newcastlemax船队达到15年船龄,需完成第五次特别检验。到了2025年,这一比例将翻倍至23%,其中还包括大量10年和5年检船舶。船东必须安排这些船舶进坞接受全面检修和认证,而这正是市场供给紧张的开端。
Svensen指出:“我们已经在公司自有船队中亲身感受到了坞修的紧迫挑战,尤其在排期与船厂资源协调方面难度加大。”
目前2020 Bulkers已完成旗下六艘船中五艘的坞修,剩余一艘预计将在2025年7月前完成。这一进度让其在坞修潮中占得先机,但也更坚定了他们对于行业整体运力紧缩趋势的判断。
运力将因坞修“自然收缩”
2020 Bulkers预估,2024年与2025年期间,由于干散货船队密集进坞,全行业将因此损失1.3%至1.4%的可运营时间。这一数字尚未考虑船厂可能出现的拥堵和排队等待时间,一旦实际情况超出预期,市场供给的紧张程度或将进一步加剧。
Svensen强调:“在航运市场中,真正造成供需失衡的往往不是需求疲软,而是船舶供给的过剩。而就未来三到四年来看,我们能清晰预见供给端的变化。”
目前Capesize船型的新造船订单占比仅为船队总量的7.9%,创下历史低位。同时,活跃船厂的造船能力仍较2008年高峰时期低了50%。这意味着,即使未来市场大幅好转,也难以快速扩张船队运力,进一步巩固了未来几年内干散货市场“供给紧平衡”的基本面。
市场策略与衍生品交易并进
面对市场变化,2020 Bulkers也在不断优化其商业策略。在一季度,公司通过远期运费协议(FFA)交易获得约140万美元的收益,这是新任CEO Svensen上任后引入的风险管理举措之一。
他表示:“在地缘政治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特别是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影响初现之际——我们在3月做出对冲决策,先行做空FFA,随后在市场回调至超卖水平时买回,及时止盈。”
该策略展示了公司在面对波动市场时的灵活性,也反映了Svensen带来的新风格:更主动、更创造性地运用衍生品管理运力风险。
财务承压,但运营稳定
尽管干散货市场整体承压,2020 Bulkers第一季度仍展现出一定韧性。由于TCE(平均租金)从去年同期的3万美元/天下滑至1.9万美元/天,公司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970万美元降至880万美元,净利润降至200万美元,但这仍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
4月份以来,TCE已有所回升,达到27100美元/天(毛收入),公司干散货船舶市场前景仍存上行空间。
船厂、船东、投资者都应关注这一趋势
随着2025至2026年大量船龄超过10年甚至15年的Capesize及Newcastlemax船舶密集进入特别检验周期,船厂的维修资源将面临巨大压力。建议:
●船厂提前规划资源、协调排期,重点关注干散货主力船东维修需求;
●船东根据检修时间提前制定运营与租约安排,避免临时停航;
●投资者可关注干散货市场供给端自然收缩带来的潜在运价利好。
正如2020 Bulkers在报告中所言:“老龄船队将被迫坞修甚至拆解,这将成为支撑未来Capesize及Newcastlemax租金的又一利好因素。”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