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国际:新造船计划持续推进,业绩再创新高
在区域航运需求旺盛、船队更新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海丰国际(SITC)正加快扩张旗下中小型集装箱船船队的步伐,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十艘1800TEU新船全数生效
4月29日,海丰国际正式宣布行使在黄海造船建造两艘1800TEU集装箱船的期权,合计造价约5796万美元,每艘造价2898万美元,预计分别于2028年3月和5月交付。这标志着自2024年6月与黄海造船签订“4+6”艘备选订单以来,10艘船已全部落实,海丰在该系列船型上的投资总规模达到约2.9亿美元。
所有新船将部署于亚太区域航线,进一步提升海丰在近洋及区域市场的运力结构与舱位自主掌控能力。这批1800TEU新船普遍采用新一代节能设计,配备洗涤器及低油耗主机,为未来碳排放规则预留升级可能。
据了解,这十艘船均由黄海造船建造,2027至2028年陆续交付,海丰国际此次操作被视为“持续巩固其区域航线霸主地位”的战略步骤。
一季度收入跃升38.6%,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根据公司4月29日发布的未经审计经营数据,海丰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7.6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489亿美元增长38.6%。其中,集装箱运输量为79.5万TEU,同比增长6.8%;平均运价为每TEU 803.5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96.7美元大幅上涨34.7%。
该季度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
●区域内市场稳定增长带动运量稳步上扬;
●中远程航线价格回升推动单箱利润提升;
●运力结构优化、自有船占比提升,有效控制成本。
这已是海丰连续多个季度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早前年报亦显示,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到10.3亿美元,较2023年翻番,充分印证了其区域化战略与“轻资产+自有船结合”模式的有效性。
稳中求进,强化区域运力主导权
作为亚洲领先的区域班轮运营商,海丰国际在新造船领域一贯坚持“聚焦实需、紧贴市场”的原则,以1800TEU等中小型船型为主力,服务中国、东南亚、日韩之间的高频、短周期运输需求。
在地缘政治变局与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趋势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海丰的战略选择被认为极具前瞻性。随着新造船逐步交付,其运力规模、服务密度与航线灵活性将进一步增强,为下一阶段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