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加坡/北京5月21日 - 中国已经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以削减美国对中国的大规模贸易逆差,并帮助避免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战加剧。能源和大宗商品位于华盛顿方面列出的销售清单前列。
资料图片:2008年8月,美国阿拉斯加州瓦尔迪兹,跨阿拉斯加输油管线Marine终端的油轮装载锚地。REUTERS/Lucas Jackson
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周日表示,在美国与中国同意搁置关税威胁,同时致力于更广泛的贸易协议后,两国”暂停”贸易战。美国尤其热衷于出售更多本国产量飙升的原油和天然气。
但基础设施瓶颈意味着,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只能够逐步增长,而且是在美国原油、天然气和其他商品在全球竞争中仍具成本吸引力的情况下。
摩根士丹利估计,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可能需要三年时间才会增加600-900亿美元,短期内农产品进口将增加,随后是能源。
**石油与天然气**
以均价计算,美国2017年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总价值为43亿美元,与2,000亿美元的逆差削减目标相比是杯水车薪。
但美国的出口在不断增加。中国仅在2018年第一季就已花费20亿美元购买美国原油。
增加进口美国原油将帮助中国替换伊朗石油供应。随着美国即将重新实施制裁,伊朗原油供应料将下降。
“购买美国原油将帮助应对伊朗问题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来自美国的原油将在买家料将减少购买伊朗原油之际,增加额外的供应,”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Michal Meidan说。
Energy Aspects预计,中国今年从美国的石油进口额可能增至90-110亿美元,下半年购买量将上升至30-40万桶/日。
但这与中国4月高达960万桶/日、价值约200亿美元的进口需求相比仍旧微不足道。尽管美国出口可能有所增加,但暂时仍将受制于基础设施瓶颈。
以全球标准来说,美国石油出口码头规模较小,超大型油轮(VLCC)这类最大型油轮也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由于必须绕道非洲,因此与中东、非洲及欧洲的产油国相比,美国在成本方面是吃亏的。
华府也希望美国向中国出口更多液化天然气(LNG)。中国在2017年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买家,仅次于日本。中国正在寻找低成本能源的来源,以减少煤炭用量并降低污染。
尽管LNG出货量已见增加,但美国只有两处主要出口设施在运营,这两个地点的供应量大多已经外包。中国也受到输气管道与进口终端不足的限制。
美国正在新建五处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
若中国企业能成为美国在建出口项目的合作伙伴,美国对中国的LNG出口或有可能大幅增加。这些项目都有客户和融资的需求。
“美国LNG船货总量之中,至少有13%运往中国,我们预期这个占比还会增加,随着中国持续发展天然气基础设施,有更多美国企业与中国买家签署了长期协议,”能源数据供应商Genscape的LNG分析师Charlie Cone表示。
**农业**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的北亚地区负责人Paul Burke称,中国可能会指示其国有大豆压榨商购买更多的美国过剩油籽。
这可能会使今年的贸易单上增加1,400万吨、金额总计60亿美元的油籽进口,而巴西和阿根廷等其他主要出口国将受到打击。
按金额衡量,大豆是美国对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去年出口额达120亿美元。
中国放宽对进口转基因玉米的加工限制,并按企业申请数量如数分配低关税小麦进口配额量,这也会增加粮食进口量。
分析师认为,购买更多家禽、牛肉和猪肉将是增加贸易的另一种方式,但若北京方面不做出重大让步,那么严格的进口规定可能会限制贸易量。
中国第一季从美国进口的牛肉占全部牛肉进口的比重不到1%,但增加美国牛肉进口可能会让澳洲、巴西和乌拉圭不满。
“巨大的(肉类)采购和运输需要时间。不是一打开水龙头就会出水那么简单,”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消息人士说。(完)
王春林:中美贸易停战对航运影响不大
蹭个热点,简单说几句。
中美贸易战暂时停打,各行各业,各自对照影响几何,航运业有声音说是“重大利好”,我看未必,“利好”是肯定的,但重大就说不上。
道理很简单,即使不是真刀真枪的打仗,吵架也让人不舒服,影响情绪,不仅仅是当事人,旁观者也不开心,传播的不是正能量。现在停战了,情绪放松了,正常做生意,各自过正常的日子,对各行各业都是利好。
“重大利好”说不上,是因为没有什么贸易战发生。把这次争拗叫做贸易战,上升到战争的高度,都让人觉得好笑。美国媒体用的是War,中国用的是战争。其实就是一次战役而已,用Battle吧。
美国代表团来北京一次。结果是:中方不爽,海关慢慢查美国来的苹果,有问题的,在变成苹果酱之前退回美国。现在战斗结束了,估计苹果虫子也没了,可以顺利进入中国超市了。
中国代表团去华盛顿一次,结果是:在几十个小时内,与美方“进行了积极、建设性、务实、富有成果的对话,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双方奉陪到底,就双赢了。
所以说,这次贸易战,说是双方的媒体战,更为确切。结束得太快,有些媒体的态度转得更快,快得吃瓜群众都跟不上了。快得几乎可当它没有发生一样,因为对双方的贸易并没有产生什么大幅度的实质性影响,对航运也就不应该有什么大幅度的实质性影响。
从中美双方达成的联合声明来看,主要是要增加能源产品,农产品的进口。
说到农产品的进口,就跟没有发生争拗一样,大豆照样还是从美国进口,即使说过要对来自美国的大豆、高粱等加征关税,中国也是少不了要从美国进口或者转而从南美进口,数量上总是不减的。就航运方面来讲,运量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现在贸易战暂停了,恢复原样而已。谈不上什么重大利好。
增加自美进口能源。美国出口原油与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如管道、液化厂、码头等严重不足。东岸有些港口还在扩展升级之中,完成后才能够满足VLCC的停靠要求。油的品种来讲,美国主要是轻质油,是细粮,中国有些炼油厂习惯吃粗粮。
天然气的出口到中国,传统形式用LNG船运输,但美国的基础设施同样不足,中国也是一样,中国的LNG接收站基本是掌握在三桶油手里,民营企业要想使用非常难,影响整体的接收能力。虽然已有其它形式,如LNG罐式集装箱进口,但这种贸易量还是相当的小,由于作为危险品对待,一方面是海上运输的限制,另外一方面是码头处理的限制,还有一方面是国内对于LNG的“点供”这一形式还没有充分的认可。从法律法规到民众的认识、再到供应链各环节设备、人员的配套等方面都没有成熟。另外,美国的页岩气/油的出油率、产量的瓶颈慢慢也会显现。中国要增加进口,美国能不能跟上供应的节奏,也是不易呢!
由于环保的压力,煤改气,油改气已成为中国未来的重要政策,本来就需要增加进口。这也是中方说没有做出重大让步的原因之一。此次贸易争拗,只是部分改变了进口货量的地区和国家,有可能带来了吨海里的增加。但航运是全球性的,不仅仅只有中美贸易。中国的总需求是一定的,从美国增加进口,自然从其它地区就会减少进口。况且,如我在以前的文章提到过的,美国原油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较小,即使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对全球原油航运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另外,还要关心一下欧盟、印度、日本和美国争拗的进展情况,这也会对中美之间的贸易以及航运业带来影响。
说到底,现在中美双方现在还是框架性协议,几天前,中方已否认承诺过削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每年最高2000亿美元说法。即使确有其事,后续的谈判、落实要到何时?等到特朗普下台了?
综合以上,看不到中美贸易停战对航运业有什么重大利好,航运还是会基本正常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吧!
王春林先生 现任香港航运研究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航运物流系顾问委员会委员,数家中外航运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顾问。曾任中国外运集团(Sinotrans )及太平洋航运集团(Pacific Basin Shipping) 高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