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连云港海事局昨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国产化VTS系统在连云港海事局正式应用运行,打破了国外VTS系统多年在我国海事监管领域上的垄断,成功实现了VTS国产梦。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地保障了系统覆盖区域内船舶航行安全。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ystem)简称VTS,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最重要的海事装备,在减少船舶交通事故,提高船舶通航效率,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40余套VTS系统,VTS系统规模占世界三分之一,但是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国外VTS系统无法满足我国海事监管的实际需要。建设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TS系统,实现VTS国产化,是中国海事人一直追逐的梦想。
2013年,连云港海事局积极与南京鹏力系统工程研究所合作,联合开发我国首套国产化VTS系统。经过一年多的需求调研、集中研讨、系统开发与试用,2014年12月,我国首套国产化VTS系统-PRIDE 1000研发完成,并在连云港海事局开始试用。2015年7月16日,连云港国产化VTS系统正式通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现场验收,正式开始对外试运行。在国产化VTS试运行两年过程中,连云港海事人坚持把“深度建设”与“深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发现并改进系统问题50多项,提出优化建议100多项,使这个全国首套国产化VTS新系统,在多系统数据交换、区域防碰撞、CCTV联动等方面,优势凸显。
连云港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朱延华介绍,国产VTS系统与国外VTS系统相比较,不存在国外VTS系统“水土不服”的问题,功能实用性更强。同时,系统具有开放的数据接口,融入了船舶、船员、监管业务等相关数据,可通过自动关联、身份匹配等,实现值班监管的智能化。此外,由于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可得到有效控制,不存在后台数据泄露的风险。价格上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约为国外产品价格的60%~80%。
“目前,这套国产VTS系统可实现水上目标的动态监管、指挥调度、区域警戒、历史回放等功能,通过功能扩展,可应用至海岸警戒、海上石油平台、水利枢纽等领域。我们正在努力将国产化VTS系统推向国际市场,使我国从VTS系统进口国,成为VTS系统的出口国。”南京鹏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任广富说道。
国产化VTS系统运行重大意义
打破垄断 实现中国“智”造
我国第一套国产化VTS系统在连云港建成并投入使用,影响深远。
第一,开辟了一条中国VTS新的发展之路,一条凝聚中国力量、自主创新之路,为设立我国VTS系统国家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国外技术壁垒,为“四个交通”建设和海事“三化”建设开辟了全新的海上发展空间,为创新海事写下了辉煌一笔。
第三,提高了我国海事核心装备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促进海事管理的转型升级。
第四,作为重要交通战备设施,建立自主、安全、可控的VTS系统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亮点缤纷 填补国内空白
在国产化VTS试运行过程中,连云港海事人坚持把“深度建设”与“深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突破行政执法的瓶颈,发现并改进系统问题50多项,提出优化建议100多项,使这个全国首套国产化VTS,不仅具有国外VTS的功能,其国产化的亮点和优势也日趋显现。
亮点一: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互联共享。
国产化VTS系统实现了与船舶动态2.0系统、船员管理系统、CCTV等现有海事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可以实时显示船舶吃水、载货、配员、协查和重点跟踪等多种船舶信息,
通过与海事现场信息的实时对接,增强了海事现场决策的快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亮点二:丰富系统功能,满足个性需求。
通过国产化VTS系统,VTS值班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船舶符号显示、雷达视频颜色、显示目标类型、右键快捷菜单等应用进行自定义设置。可以说,国产VTS系统更加贴合VTS值班人员使用习惯,使VTS监管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
亮点三:强化告警监控,实行分类管理。
连云港VTS根据不同时段、区域和事件的监管和服务要求,充分依托国产化VTS系统,划定限速区、禁锚区、施工区、防碰撞区等告警监控区,对船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从而自动实现对重点船舶、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和重要事件的监管和服务。
据了解,PRIDe VTS 1000共申请了18项专利,多项创新填补国内乃至国际相关领域的空白,专家鉴定委员会评价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慧领航 驱动创新海事
自2015年国产化VTS系统在连云港海事局试运行以来,连云港VTS累计审批船舶使用航道36868艘次、跟踪船舶艘54174艘次、接收船舶报告188870次、提供船舶交通信息服务231041次、提供船舶助航服务5939艘次、支持联合行动110次、实施锚泊船舶值守检查349艘次、发现并避免险情93起。
国产化VTS系统的成熟和正式运行必将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促进海事监管模式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也必将为连云港海事局推进“三化”建设和体验连云港海事特色的“特色海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