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当我乘坐‘鉴真’号来到上海的时候,我在码头上拍下了这位小姑娘的照片。” 日本摄影师广濑明代(Akiyo Hirose)女士说,“此次我来到上海举办个人摄影展,也是时隔30年后再一次来到上海,我希望有机会能够找到当年这位小女孩。”
二手相机记录见闻
1989年3月,大学刚毕业的广濑明代来到中国,用一台二手135照相机记录她在上海等地的见闻。“那时,我坐轮船来到上海,路上时间非常长,途中还晕了船。记得下船时,这位小女孩的父亲帮助了我,因为我在大学时第二外语学了中文,所以就和他简单聊了几句。下船后,我为他女儿在码头上拍下了这张照片。”广濑明代说,“这也是我在中国拍摄的第一幅人物照片,因而对我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在广濑明代拍摄的这张照片中,这位小姑娘的打扮在当时非常时髦,她一个肩膀上背了只HELLO KITTY水壶,另外一个肩膀上则背着HELLO KITTY的背包,很可能是当时从日本旅游归来。她这种当时在日本已经非常普遍的儿童装扮,让广濑明代有了一种亲切感,而她按下快门时,也恰好记录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所展现出的生机和活力。
上海变化真的太大
大学毕业后,广濑明代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后来因为丈夫工作的关系,她成了自由摄影师,跟随丈夫到了很多国家拍摄。今年1月,广濑明代在东京举行了一场摄影展,展出了她第一次来到中国拍摄时的照片,吸引了当地众多华人参观,其中不少人鼓励她来到中国办展。在好友帮助下,12月22日,她的个展在平型关路海上空间举行,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9日,她个人则准备在上海住到12月31日。
“这是我第二次来上海。上海变化真的太大了,与30年前相比,感觉像是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所以我准备多待几天,更好地了解上海。”广濑明代拿出了当年她在所住的东虹大酒店远眺时拍摄的照片,“那时,在上海看不到什么高楼,整个城市的运行也比较缓慢。但今天的上海已丝毫不逊于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充满了活力。我昨天去豫园,发现很多老年人都用智能手机拍照、发微信,而在日本,老年人还在用传统的折叠手机。”
得知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的展品,是由“新鉴真”号运抵上海时,广濑明代说,她一定要去看看。
市民买钢琴也入镜
在广濑明代拍摄的这批上世纪80年代末的照片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我当时并没刻意定下拍摄主题,觉得应该展现这个城市中最真实的市民生活,因而,照片中既有道路上的车水马龙,也有老人们安逸晒着太阳。”广濑明代拿出一张当时上海市民购买钢琴的照片说,“这张照片是我在当时的琴行中拍摄的,当时有些上海人已开始购买钢琴了,这让我非常惊讶,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我把摄影展命名为‘遥远的余韵’,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展览,让人们重新发现生活中一些‘失去’的东西。”广濑明代表示,期待能够通过《新民晚报》找到当年她抓拍的一些人物,特别是那位小姑娘,“这不仅是寻找一个人,也是在寻找一段我与上海的记忆,并且希望能够成为我深入了解上海的开始。”
1985年5月30日,“鉴真”号驶离上海首航日本。
“鉴真”号
1985年5月30日,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并在中日航线上投入了客货班轮“鉴真”号。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航线上的第一艘客货班轮,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客运窗口。
1994年,“新鉴真”号接替退役的“鉴真”号,继续在中日航线上发挥着我国对外贸易运输任务和发展中日间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作用。自投入运营以来,每年都有两国民间交流团乘坐“新鉴真”往返中日两国开展互访活动,“新鉴真”也成为了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使者。
记者手记
在广濑明代女士的照片中,看不到过多的摄影技巧,却可以看到30年前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这30年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照片中的人物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如果你就是照片中的小女孩,或者认识她,请与我们联系。拨打新民晚报热线电话:962555,或在新民晚报官方微信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