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长江,守卫南京
“一寸山河一寸伤心泪”
1937年 7月 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而中华民国的电雷学校1936年 6月入校的第三届学生正在学校学习。此时,第二届毕业的学生、学兵正乘坐“自由中国”号在南洋进行远航实习,而新招募的第四届学生 134名正待入校。 8月时,电雷学校迁入新建好的江阴黄山校舍。
电雷学校江阴校址
也是几乎同时,淞沪大战爆发了。
鉴于电雷学校的新校址江阴扼守着从长江下游上驶入首都南京的门户要冲,作为战略重地,被军委会任命为江阴区江防司令的电雷学校教育长欧阳格开始积极布置江阴一线的防务。并且,全校师生均列入战斗序列,由欧阳格兼任大队长的快艇大队,这支“略显稚嫩”的部队很快就站在了国防第一线。
欧阳格
8月 14日深夜,江阴黄泥港河道内传出一阵阵引擎声,用篷布等伪装成渔船的电雷学校快艇大队“史一〇二”(艇长胡敬瑞)、“文一七一”(艇长刘功棣)悄然出发,由快艇大队大队副安其邦率领,经由太湖、松江前往黄浦江,意在偷袭日军在华的第三舰队“出云”。
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出云”
而“文一七一”中途故障无法继续出动完成任务。于是 8月 16日晚 8时,安其邦乘坐“史一〇二”单艇从待机地新龙华出发,低速通过设在十六铺码头的 3道沉船封锁线后,“史一〇二”突然加速,如猎豹般从黄浦江面上快速飞掠过,“用最高速率冲越所泊敌驱逐舰,傍英、法、意各外舰前进”。当冲到外滩江面时,在距离“出云”仅有 300米的距离上“史一〇二”艇将搭载的两枚鱼雷从艇尾滑出,随即转舵规避,其中一枚鱼雷直扑“出云”。但十分可惜的是,“出云”号四周预先设置了驳船当做防护,鱼雷只击毁了防护的驳船,而另 1枚鱼雷则击中了外滩日本总领事馆附近的江岸,剧烈的爆炸在江岸路面上造成了一段骇人的裂缝。
发射完鱼雷后旋即转舵航行的“史一〇二”,也很快遭到了日本军舰的攻击报复,艇上的汽油柜等多处中弹,最后引起进水,在九江路外滩铺江码头附近沉没。安其邦、胡敬瑞等官兵将艇上的刘易斯机枪拆卸、投入江中后,泅水逃离。
鱼雷艇施放鱼雷情景
“史一〇二”成了电雷学校快艇大队中第一艘殉国的鱼雷艇,也成为淞沪大战开始后,第一艘向日军施以颜色的中国舰艇。
1937年 9月,日军开始对江阴阻塞线附近长江上的中国军舰实施狂轰滥炸。由于鱼雷艇防空火力单薄,且是当时中国在长江上少有的有望对日军舰艇发动有效攻击的有力兵器之一,于是在此期间被下令疏散到江阴与靖江的内河港汊中隐蔽待机。
10月 3日拂晓,“文八八”与“史三四”艇在前往靖江四墩子港隐蔽的途中,遭到了四架日军战机的轰炸。“史三四”艇被炸中起火,在江阴夏港附近的江面沉没,艇长姜翱翔、艇员江萍光、马玲、叶君略等全艇九名官兵全部不幸殉难。
11月 12日,因得知有一艘日舰在南通附近江面游弋,电雷学校总训官马步祥受命率“史一八一”艇前往下游袭击。 13日凌晨 4时 30分,他们在金鸡港附近江面发现了日舰,随即发射鱼雷。可惜因暗滩阻隔,鱼雷未中,而“史一八一”遭日舰反击损毁,成为史可法中队第三艘殉国的鱼雷艇。“史一八一”被击沉时,总训练馆马步祥、轮机兵叶永祥(一说为叶永清)遇难,船长杨维智、轮机员袁铁忱等泅水脱险。
日军攻占上海后,华东战局的情势急剧恶化。快艇大队中的岳飞中队因为装备的S艇体型大,目标较为明显,而与史可法中队残存的“史二二三”艇一起向长江中游转移,随同电雷学校先行撤往江西星子县姑塘镇一带。而文天祥中队的四艘鱼雷艇(“文四二”艇长黄云白、“文八八”艇长谢晏池、“文九三”艇长吴士荣、“文一七一”艇长中队刘功棣)则受命成建制开抵首都南京,在草鞋峡三台洞江边隐蔽待机,“用树枝芦苇隐蔽伪装,防止敌奸引示轰炸破坏”,以防备、反击日舰从江上对南京发动的进攻。电雷学校教育长欧阳格则于 11月末率江阴区防司令部从江阴突围,转移到下关中国银行内,就近指挥驻扎在南京的文天祥中队,要求中队每天以 2艇编队前出至镇江附近游弋,晚出晨归。
岳飞中队的德制快艇
12月 12日晚,南京警备司令部唐生智下令弃守,全城陷入混乱。欧阳格亲自乘坐木船从北岸驶抵草鞋峡鱼雷艇基地,向文天祥中队部署撤退命令后重回北岸,并致电已经迁至江西的电雷学校,称“一寸山河一寸伤心泪”,继续坚守至 13日凌晨。文天祥中队四艘鱼雷艇也从草鞋峡出发,以并列横队队形,冲过了下关日军的火力封锁线。
“当时敌人的炮火封锁了江面,江面一片火海,汽油在水面燃烧,强行渡江的众多军民,漂满江面,敌人的炮口发出红光绿火,在我们艇队前后爆炸,在渡江人群中爆炸,其状惨不忍睹。”
电雷学校一期毕业生合影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包遵彭:《中国海军史》,(中国台湾)海军出版社,1951年版 谢晏池:“鱼雷快艇在南京保卫战中”。《我所亲历的南京保卫战》,中国文史出版社 王天驰:“电雷学校纪略”,《中国海军之缔造与发展》(中国台湾)“海军司令部” 陈 悦:《民国海军舰船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