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自11月份开始,港口煤炭海运费价格经历了一场持续1个半月的上涨趋势,涨幅将近63.3%。港口煤目前成交相对惨淡,过高的市场煤价格以及滞期费成为影响港口成交和海运费价格的重要因素,加上冬季港口封航等外在天气影响,煤炭港口海运费将保持高位运行。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的数据显示,截止12月14日,中国沿海煤炭综合运价指数报1692点,较月初提高28.5%。较11月初提高63.3%。北方各主要港口海运费均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秦皇岛港方面,截止12月14日,秦皇岛港发往宁波的1.5-2万吨船型海运费价格79元/吨,环比上周再涨12.9%,秦皇岛发往广州的6-7万吨船型海运费价格76.7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7%。
京唐港方面,截止12月14日,发往宁波的4-5万吨船型海运费价格74.1元/吨,环比上周增长18.4%;黄骅港方面,截止12月14日,发往上海的3-4万吨船型海运费价格74.7元/吨,环比上周增长16.9%。
本轮煤炭海运费价格上涨过程,创下了自2016年以来的海运费价格记录。各大港口煤炭海运费均处在历史高点,并且呈现逐步加快的趋势。随着沿海运费利好因素的消化,后期可能出现稳定或是下降趋势。
目前下游市场耗煤量持续不减,本网站数据显示,截止12月15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日耗71.2万吨,较上周增加0.7万吨,涨幅1%。其库存数量下降至1145.5万吨,较上周减少36.9万吨,降幅3.1%,可用天较上周减少0.7天。数据表明,下游市场在冬季用煤高峰期存在补库需求,并且库存下降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但是现在港口煤价格居高不下,5500大卡煤主流报价695元/吨,5000大卡煤620元/吨到625元/吨之间,上下游贸易商存在价格的博弈,短期内成交意愿不强。与此同时,南方港口进口国外煤的数量有限,印尼等国家也看涨煤炭,出口中国煤炭数量有所减少。导致用户转向国内煤炭,进而对高煤价形成支撑。
另一方面,港口目前滞期费较高,滞期时间短的港口价格稍高5元左右。这对于海运费的提涨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数量上看,截止15日,锚地船舶数重新超过100艘,表明市场运输需求有所回暖,对海运费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的积极用作。加上冬季不定时的天气影响,港口运输条件可能阶段性恶化,对海运费价格的提涨都具有重要影响。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2017年煤炭市场回顾及2018年展望
2017年行业调控政策已经由2016年的“去产能,限产量”逐渐调整为“保供应,稳煤价”。进入2017年,由于需求同比增速明显提升,供给端增长也不明显,煤价整体虽有下跌但仍维持高位。
2017年动力煤价格整体呈现季节性波动的特性。动力煤价至4月初随着供暖期结束拐头向下,到6月中旬“迎峰度夏”期间又开始上涨,10月中旬起进入消费淡季,价格逐步走弱;11月中旬旺季到来,价格随之反弹。炼焦煤价格则从2017年年初开始走弱,至6月中旬止跌回升,10月受下游限产影响再次下降,但整体保持高位运行。
截止12月12日,CCI5500动力煤现货指数全年平均为634元/吨,较去年平均478元/吨上涨156元或32.6%。CCI柳林低硫煤全年平均为1402元/吨,较去年平均916元/吨上涨486元或53.0%。
从供给端看,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稳步推进,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今年煤炭去产能目标为1.5亿吨,到10月份已经提前完成。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2017年集中批复减量置换矿井中大部分是已经投产矿井的合法化,对实际产量贡献有限。未来新增产能以产能置换方式为主,预计2018-2019年产能难有绝对增量。未来新增产能需要通过减量置换,增减挂钩。从供给总量角度,总量中长期有望保持平稳,难现绝对增量。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煤炭供应稳定,原煤产量增速加快。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8354万吨,同比增长1.5%。1-10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285279万吨,同比增长4.8%。
在11月17日由中国煤炭资源网主办的“2017年(第五届)国际动力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会议上,汾渭能源副总经理刘新华预计2017年原煤产量预计34.84亿吨,增长2.2%。
2018年为保证煤炭供应的稳定,在产煤矿的去产能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预测2018年去产能目标1.3亿吨,执行力度适度灵活。预计2018年原煤产量为35.74亿吨,增长2.5%。
进口煤方面,中国10月份进口煤炭2128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下降1.39%;1-10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2612万吨,同比增长12.1%。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后续11-12月份在上游供应陆续释放、部分地区下游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部门被迫停产以及冬季用煤旺季全面迎来、政策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进口量将高位下滑。
从需求端看,2017年整体需求旺盛。六大电厂平均日耗水平高于去年,据Wind数据,2017年前11个月,六大电厂平均月消耗煤炭1979.28万吨,高于2016年12.89%。2017年火电发电量月增速平均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电力电量需求,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估计在3.6-4.8%左右。安信证券预计明年的火电发电量增速有所下滑,增速在4%左右,回落到16年水平。
此外,粗钢单月产量也屡创新高,2017年1-10月粗钢产量7.1亿吨,同比增长6.1%。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4日发布的报告认为,今年我国粗钢产量约8.32亿吨,生铁产量7.10亿吨。
上述报告还预测,明年粗钢产量仅增0.7%至8.38亿吨左右,生铁产量则略有下滑至7.09亿吨。2018年全球各地区钢材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约16.47亿吨,同比增长1.7%。其中,亚洲钢材消费比重仍居全球首位,占比约65.9%。
盈利方面看,去产能有序推进,撬动着曾经深陷泥淖的煤炭行业逐步走出低谷,迎来了复苏迹象。加上需求回暖等因素影响,煤炭企业效益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消息称,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96.3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利润总额2506.3亿元,同比增长628.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