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外贸同比增速大大低于去年,主要在于进口增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这主要是内需不强所致。出口方面,增速相对较好,这是由于去年上半年基数较低和「抢出口」效应仍然存在。
中国海关总署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的情况,期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6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出口7.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6.72万亿元,增长1.4%;贸易顺差1.23万亿元,扩大41.6%。
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外贸同比增速大大低于去年,主要在于进口增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这主要是内需不强所致。出口方面,增速相对较好,这是由于去年上半年基数较低和「抢出口」效应仍然存在。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1994.03亿美元,自美国进口589.2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1%和29.9%;期内,贸易顺差1404.8亿美元。6月单月,中国对美国出口392.8亿美元,进口93.59亿美元,贸易顺差299.2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的资料显示,中国上半年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6%,进口下降25.7%,对美国贸易顺差9548.1亿元人民币,扩大12%。
「应当说,中美经贸摩擦给我们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影响总体可控。尽管中美双边贸易资料有所下降,但我国外贸整体进出口数字依然保持增长,全球仍高度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外贸同比增长3.9%,增速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7.9%,主要是因为进口增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进口增速低位徘徊,一方面,是由于内需不强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去环保限产、去产能等政策导致上游钢材等原材料减产,进口需求增加,随着环保限产、去产能政策对产能抑制作用减弱,中国原材料产量增速加快,减少了进口需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外贸增速放缓,主要是进口增速的大幅降低所致,而这与国内需求有很大关系。由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与大宗商品有关的方面,例如基建等也在减少,所以大宗商品的需求明显回落。另外,进口与出口也有很大关系,出口回落的时候进口也可能会相应地回落,因为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加工贸易,一头进、一头出,如果出口减少,那么加工贸易的进口也会减少。最后,由于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中国在反制之中也加征了一部分美国产品的关税,使得中国进口美国商品出现较大下降。
从资料上看,出口的表现相对于进口似乎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连平表示,出口方面似乎还不错,除去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之外,还有基数原因和「抢出口」的因素。从去年来看,上半年的出口增速并不高,下半年由于中美贸易战开打,「抢出口」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又威胁要加征更多的关税,使得这一现象甚至延续到了今年5月。出口表现的良好和进口的大幅减少,使得贸易顺差出现大幅提高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由于「抢出口」效应是在透支未来的需求,预计今年下半年这一效应基本释放完毕,再加上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有理由推断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增速将出现较大的回落,甚至可能出现出口负增长。
潘向东认为,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虽然暂缓,但出口增速调整仍不够充分。可以看到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BDI同比、OECD综合领先指标均回落到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起点的水平,加上去年下半年出口增速较高,形成高基数,预示出口增速将放缓。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消费疲弱、制造业投资增速难以出现明显改善,进口增速或将继续下滑。
连平亦认为,今年上半年不利于进口的几个因素在下半年仍然存在,预计进口增速仍然不佳。但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中美贸易谈判能否在第三季度出现积极成果,可能对进口会有一个积极的拉动,不过拉动不会太大,毕竟谈判成果要落地也需要时间。
不过,今年上半年的外贸也不乏亮点。资料显示,中国对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交易伙伴进出口均出现增长。其中,中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为2.3万亿元,增长11.2%,占外贸总值的15.7%;与东盟贸易总值为1.98万亿元,增长10.5%,占13.5%。同期,中美贸易总值为1.75万亿元,下降9%,占12%;中日贸易总值为1.03万亿元,增长1.7%,占7%。
连平认为,这说明中国外贸市场的多元化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从目前进出口市场的区域结构来看,欧盟占据15.7%、东盟是13.5%、美国降至第三位为12%,接下来是日本7%。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按理来说它的占比应该更高,对比当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将近30%以上的出口投向美国。反观中国现在的外贸结构,美国只占12%,但各项经济指标仍能平稳增长,这给予中国打赢贸易战更大的底气,中国并不那么害怕美国在贸易方面的打击。
另外,连平还表示,中国前四大交易伙伴中,发达经济体占比不到40%,加上东盟所占的比重也不到50%,这意味中国外贸还有「半壁江山」除了韩国之外都是亚非拉国家,「一带一路」国家也占到较高比重。这是中国多年来推进贸易区域多元化的成果,它能使中国较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波动,「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将大大增强。
刘鹤指出,要客观认识当前风险和挑战,认真做好「六稳」各项工作。资料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办主任刘鹤10日至11日在江苏南京调研经济形势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刘鹤指出,要客观认识当前风险和挑战,经济出现一定压力,既有周期性因素,亦有体制性、结构性因素。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认真做好「六稳」各项工作。
刘鹤主持召开第36次「两省一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及时采取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等逆周期调控措施,各地结合实际做好「六稳」工作,增长、就业、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均处于正常区间。
刘鹤指出,要客观认识当前的风险和挑战,经济出现一定压力,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体制性、结构性因素,这是正常的,是发展中的现象。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关键是认真办好自己的事。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认真做好「六稳」各项工作,坚决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注重提高工作质量,真正做到稳中有进。
对于特朗普指中国未迅速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昨日指出,中美双方应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讨论和解决有关农产品贸易问题。
在当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对于报道称美国财政部否认曾呼吁美国企业就同华为交易尽快申请豁免,耿爽指出,美方用莫须有的罪名打压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严重干扰了两国乃至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对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造成了破坏。
耿爽续指,在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期间,特朗普总统曾表示,将允许美国公司继续向华为供货,中方欢迎有关表态,也希望美方能说到做到。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表示,中美贸易谈判进行得很好,投资者应该保持耐心。他透露,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及财长鉧钦不久后将前往北京,与中方恢复面对面谈判。纳瓦罗指,华为仍将是被禁实体,允许与其进行的交易价值将不到10亿美元,而美国将开展没有华为参与的5G网络建设。(香港商报记者伍敬斌)
【商报时评】
美国乱打七伤拳 外围经济趋复杂
中美两国,合则共赢,斗则两伤——这非预言,而是现实。愈来愈多证据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犹如七伤拳般损人又损己,不单损害中美两国,连带全球经济亦受牵连。
新加坡是个高度外向型经济,出口相当于GDP的176%,是故被视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该国昨公布的经济数字,毫无疑问是极坏信号,第二季经济竟环比录得3.4%的衰退,表现远逊第一季时增长3.8%,足以看到国际贸易形势如何急转直下,由好变坏的程度多么惊人。
中国昨也发表最新外贸数据,虽然同样录得倒退,但情况则相对温和,以美元计上月贸易总量仅环比跌3%,其中出口微跌0.5%、入口则跌6%,以致贸易顺差进一步增加两成多,情况比一般预期为佳,而按季比较的话,贸易总量更上升了10%,出入口分别增长12%和6%。正如中国海关所言,中国外贸政策环境长期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大多数外贸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内地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更值得留意的是,在贸易战阴霾下,中国上月对美国的出口不减反增,增逾4%,反之入口却减少了13%,因此贸易顺差单月扩大11%,近期数字且呈拾级而上之势,充分反映何者才是贸易战的真正输家;相对地,中国对欧洲、对东盟、对拉美、对非洲、对澳纽等的贸易交往却日益频繁,特朗普乱打七伤拳,结果无疑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毕竟,特朗普与其喊冤「伟大的农夫」乏人问津,指摘中国未有购买美国农产品,不如积极地在平等和互相尊重下解决双方贸易问题。
美国经济惨受特朗普七伤拳拖累,就连美联储也不得不提早结束加息周期,主席鲍威尔在听证会内连番暗示本月可能减息。当然,这恐是特朗普的政治施压所致,因为减息有助推低美元汇率,从而提高美国货的出口竞争力;换言之,继贸易战后,特朗普又将发动新一轮货币战。彼岸的欧洲亦马上表态,直言有必要做好准备进一步放宽币策;有分析还指出,本月25日召开会议的欧央行,或比31日才开会的美联储更早行动,抢先采取「再宽松」措施。毫无疑问,当世界两大货币欧元和美元竞相贬值,已等同货币战正式打响,其余各地央行断不能够隔岸观火。最近,人行确有加大放水,上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就环比大增41%,社会融资规模更按月急升61%;惟众所何知,期内人民币却无恶意贬值,特别是并没跌穿「七算」水平。毕竟,人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旨在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适度增长,一切均按照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订,当中并不存在竞争性贬值的操作,人民币亦将维持于合理均衡水平。
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及货币战,大大增添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全球各地均难独善其身,损害业已逐渐浮现。但对中国来说,数据反映影响还是可控,基本面不单依然向好,外部压力更只会倒逼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至于香港,应将同类型的新加坡最新数据视为一个红色警报,诚应做好准备,尤其须要摆脱没完没了的内耗,同心同行迎接未来的经济挑战。(文/香港商报评论员李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01-1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8 来源:幸福船员
02-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