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和CMA CGM仍然在继续疯狂买船
全球两大航运巨头——MSC地中海航运和CMA CGM达飞轮船——在二手船市场上的“买船狂潮”仍在继续,不仅未受近期全球航运不确定性的影响,反而愈加激进。根据Alphaliner最新一期(2025年第15期)披露,两家公司近期又完成了多艘船舶的收购交易,进一步扩大其船队规模。
CMA CGM再添一艘台湾造支线船
法国船东CMA CGM日前购入了一艘1,713标箱的支线船——TORRES STRAIT号,造价约为1,700万美元。该船由德国船东Carsten Rehder出售,目前仍租赁给马士基使用,主要运营亚洲航线。
该船建于2008年,由台湾基隆的台船CSBC建造,原名OCEAN MERMAID,最初为Cido Shipping旗下船舶。船舶总长175.1米,型宽27.9米,载重吨为23,314吨,配有两台40吨吊机,并设有377个冷藏插座。
值得注意的是,TORRES STRAIT是CMA CGM在2025年以来收购的第十二艘二手船,显示出该公司在运力布局上持续强化自身对冷藏货物和区域航线的支撑。
MSC一口气再购四艘
相比之下,MSC地中海航运的买船力度更为猛烈。最新一次交易中,MSC又购入四艘船舶,包括两艘8,814标箱的“Daewoo 8000型”姐妹船——NORTHERN JAVELIN和NORTHERN JAMBOREE,以及两艘中小型支线船,分别是1,713标箱的TASMAN STRAIT(同属CSBC 1700系列)和1,581标箱的HONG PROSPERITY(文冲 1500系列)。
其中,NORTHERN JAVELIN和NORTHERN JAMBOREE建于2009和2010年,由韩国大宇造船(现为韩华海洋)建造,原为德国Norddeutsche Reederei Holding所有,现已更名为MSC JAVELIN IX和MSC JAMBOREE IX。这两艘船均为典型的主力型船舶,总长332.4米,型宽43.2米,具备700个冷藏插座,是MSC近年来在高效中型船舶方面的主要投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艘船隶属“Northen J”系列,该系列共有九艘,目前已有八艘被MSC纳入旗下,形成系列化资产整合格局。根据Alphaliner披露,MSC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最后一艘NORTHERN JUVENILE也收入囊中,实现该系列的“完全收编”。
而TASMAN STRAIT与前述TORRES STRAIT为姊妹船,同样建于2008年,由Carsten Rehder出售。该船现部署在西非航线,继续租给马士基使用,造价同为1,700万美元。
至于HONG PROSPERITY,则是由中资企业控制、原名为HANSA FYN的老旧船舶。该船建于2003年,由中国广船国际黄埔厂建造,载重吨为20,367吨,船长172.2米,型宽24.8米,可配载288个冷藏箱位,未来交付后将更名为MSC PROSPERITY II。
MSC船队突破900艘,“买船帝”当之无愧
如信德海事网近日报道《史无前例!全球第一家拥有900艘集装箱船的航运公司来了!》据Alphaliner统计,MSC已成为全球首家运营船舶数量超过900艘的班轮公司,其中自有船609艘,租赁船291艘,总运力已达6.47百万TEU,远超排名第二的马士基。在快速推进新造船交付的同时,MSC的买船速度也刷新纪录——自疫情以来,二手船购入数量超过400艘,堪称航运史上最为激进的扩张案例。
目前,MSC仍有132艘新船在建,未来几年甚至有望突破1,000艘船的门槛,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市场观察:不确定性中仍见信心
尽管全球正面临特朗普政府“港口费用”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战的新一轮升级,但两大巨头在船队战略上依旧坚定。一方面,冷藏市场持续增长,支线船需求稳定;另一方面,优质中型船舶的可用资源有限,出手早者更具先发优势。
正如Alphaliner所言:“尽管买方略显观望,但高质量的NOO船舶资源依旧紧俏,价格坚挺。”在这场买船竞赛中,MSC和CMA CGM无疑仍是最具耐力与实力的跑者。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